•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最新动态 环材学院】探寻水利智慧,共筑青春担当

来源: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8-17

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利工程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连接校园理论与社会实际的重要桥梁。德州四女寺水利枢纽作为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中下游关键的防洪控制枢纽,不仅承载着重要的水利功能,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吸引着一批批青年学子前来探索学习

2025年7月10日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云帆济水,黄河焕章黄河治理文化”社会实践队来到德州四女寺水利枢纽。枢纽工程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不仅为同学们安排了详尽的讲解,还带领大家深入各个关键区域进行实地参观。工作人员从工程构成、控制水系、发展建设和水利成就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四女寺枢纽工程的相关情况。同学们了解到,四女寺水利枢纽由节制闸、分洪闸和船闸三部分组成,处于卫运河、漳卫新河和南运河的衔接处,有着 “北方都江堰” 的美誉。

四女寺水利枢纽的建成,对当地乃至整个区域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民生角度来看,它有效解决了沿河各县的用水问题,为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障,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在交通运输方面,船闸的建设曾让航运效益显著,过往船只运输物资,带动了区域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同时,作为京杭运河的重要节点,它对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研究运河文化和水利工程历史的 “活化石”,承载着先辈们的治水智慧和历史记忆。


在学习过程中,实践团队对水利枢纽的防汛功能产生了浓厚兴趣。工作人员介绍,在汛期时,四女寺水利枢纽通过科学调控各个闸口,控制上游洪水宣泄。当遭遇洪水时,分洪闸会根据水位和流量情况及时开启,将超额洪水引入漳卫新河,减轻卫运河和南运河的防洪压力;节制闸则严格控制南运河的泄流量,确保下游河道安全。例如在1963年、1996年大洪水期间,枢纽成功发挥作用,有效抵御了洪水侵袭,保障了周边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背后是科学严谨的水利工程设计和精准的调度管理,蕴含着对水文、地质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此次社会实践,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也学到了课本之外的实用知识与技能。从宏观的水利工程规划布局,到微观的闸口控制操作,从工程建设的历史变迁,到现代科技在水利中的应用,每一个细节都让同学们对水利行业有了全新的认知。同时,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此次对四女寺水利枢纽的实践探索只是一个缩影。希望更多青年学子能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关注国家发展战略,了解民生需求,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事业发展的道路上,用青春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让古老的水利智慧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社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