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实践感言 文新学院 王文杰】社会实践感言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8-17

   没能和队员们一起踏上藤花峪村的土地,是这个夏天最遗憾的事,但十数日里盯着屏幕整理信息时,那些从枣庄传来的文字图片,却让我真切触摸到了支教的温度。作为线上支援的一员,我的战场在文档表格里,可屏幕那端孩子们的笑脸,早已成了驱散疲惫的光。

   每天傍晚,手机会准时弹出队员们发来的消息:"明天上午八点半需要给孩子们举办升旗仪式""今天给孩子们讲解了杠杆原理,孩子们的反响非常好"。我坐在宿舍的书桌前,把这些细碎的瞬间分类、归档,将队员们的实践情况与孩子们的信息一一录入表格。有时数据繁杂,对着屏幕核对到眼睛发酸;有时遇到格式调整,反复修改到深夜,指尖在键盘上敲出的声响,成了宿舍里独特的夜曲。队友们总说"辛苦你守后方",可我知道,真正辛苦的是在烈日下接学生、在课堂上扯着嗓子讲课的他们。

   直到看到唐昊妍发来的照片: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捧着《昆虫记》看得入迷,嘴角弯成了月牙。那一刻突然懂了,我录入的每一个"课堂积极"瞬间,背后都是队员们弯腰辅导的耐心;我笔下的每一篇实践感悟,都镌刻着队员们在讲台上的辛勤付出——那些被汗水浸湿的衣角,那些因反复讲解而沙哑的嗓音,那些俯身答疑时温柔的目光,都藏在字里行间,成为最动人的注脚。线上的工作或许琐碎,却让远方的支教有了清晰的模样——原来我敲击键盘的力度,也能和孩子们翻书的声音产生共振。

   结营那天,队员们发来合唱《紫藤花开》的照片,镜头扫过一张张晒黑的脸庞,既有队员们的笑,也有孩子们的跳。我对着屏幕里模糊的身影鼓掌,突然湿了眼眶。十数日的线上支援,没能亲手递给孩子们一本书籍,却在数据里见证了他们的成长。这或许就是青春的模样:有人在前方挥汗,有人在后方守望,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藤花峪村的夏天多一点甜。

   如今再开那些表格,每一行数据都像一颗星星,照亮了这个没能抵达的夏天。原来屏幕那端的光,从来都和心之所向紧紧相连。



  • 附件【图片1.png】已下载
  • 附件【图片2.png】已下载
  • 附件【图片4.png】已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