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实践感言 法学院 孙桐宇】 社会实践感言

来源:法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8-15

迎着暑假的步伐,以山东为核心地区,结合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政策与企业适配性研究这一主题的调研正在缓缓展开。在参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调研的这段时间里,我对“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政策与企业适配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走进一家家中小企业,我看到了它们对数字化转型的期待与困惑。有的企业负责人拿着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文件,准备跃跃欲试,迈出自己的第一步,但同时却又苦于如何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际行动;有的企业已经尝试引入数字化工具,却因为与自身业务模式脱节,陷入“投入大、见效慢”的困境。一桩桩现实情况让我切切实实意识到,政策的“温度”与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距离,我们需要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红利政策落实到地,助力企业排忧解难。政策的颁布不能挽救企业的生机,政策的有效实施才能促使企业解困惑,拨迷雾,迎光明。

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同类型企业有不同需求。在对烟台兴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轻量化”数字化政策和避免“一刀切”式数字化要求被期望。在对烟台东旭电子有限公司调研时,完善数字化监管体系和加强数据共享与开放要求被期待。不同类型企业遇到的困境不同,因此各个企业的期待也有所不同。

这段实践让我明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企业的孤军奋战,也不是政策的单纯颁布,而是一场需要政府、企业、服务机构三方协同发力的“攻坚战”。政策是“指南针”,为企业指明方向;企业的实践是“试金石”,实施政策,检验成果。服务机构是“帮手”,为两者提供服务。只有让三者齐心协力,才能让中小型企业实现有效的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

未来,我期待能有更多人关注这场转型中的“适配性”问题,让好政策真正走进企业心里,帮助更多中小型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踏浪前行。

  • 附件【图片1.jpg】已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