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前往达州市达川区大风村苹果桃基地的路,作为苹果科技小院实践队队长,这是我第二年参与苹果科教小院实践活动。宁静的乡间小路、成片的果林,还有果农们淳朴的笑脸,都让我对这次实践充满期待,也深知肩上责任更重。
一到基地,我们便马不停蹄地开展果园调研。穿梭在果林间,我们仔细观察果树的生长状况,记录果实的品质和挂果情况。与果农们交流时,他们脸上的愁容让我印象深刻。通过深入询问,我们了解到当前果园面临着不少难题:苹果滞销让果农们一年的辛勤付出可能付诸东流;果树保养成本居高不下,肥料、农药等开支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而且坏果率较高,进一步影响了收成和收益。这些问题像一块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果农们的心头。
面对这些困境,我深知不能只是单纯地记录问题,更要为果农们排忧解难。我们结合专业知识,与果农们耐心交流,针对苹果滞销问题,建议他们拓宽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进行推广;对于果树保养成本高和坏果率高的问题,我们向他们普及科学的种植和养护方法,指导他们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
在交流过程中,我还向他们重点宣传了“烟大一号”苹果品种。我详细介绍了“烟大一号”的优势,它不仅果形美观、口感清甜,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能够有效降低坏果率,提高产量和品质。果农们听后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询问种植技术和相关事宜,我一一为他们解答,鼓励他们尝试种植这个优良品种。
实践结束后,让我深受感动的是,一位果农特地给我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他表达了对我们实践队的感激之情,感谢我为他们带来的专业知识和实用建议,让他们对果园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捧着这封沉甸甸的感谢信,我内心充满了温暖和自豪。
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生科相关专业的学生,我们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乡村振兴贡献实实在在的力量。未来,我将继续带着这份责任和热爱,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更多的科技知识和优良品种带给农民,用实际行动助力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