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2 日至 22 日,烟台大学法学院 “律行逐光” 普法支教队走进枣庄市山亭区店子镇,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支教活动。团队聚焦乡村儿童全面发展,精心设计动物科普、手语、爱国教育、数学趣味、心理、地理等多类特色课程,用丰富知识与温暖陪伴,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注入别样活力。
动物科普课堂上,队员们以 “神奇动物在哪里” 为主题,带孩子们开启自然探索之旅。通过高清图片、短视频展示刺猬的栖息洞穴、候鸟的迁徙路线等,结合趣味问答讲解 “松鼠储存松果”“蜜蜂跳 8 字舞” 等生活习性;播放纪录片片段呈现极地冰川融化对北极熊的影响、森林砍伐导致金丝猴栖息地缩减等生存危机,引导孩子们讨论 “为什么要保护动物”。有孩子在课后画下 “和小动物做朋友” 的图画,说 “每只小动物都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它们的家”,让队员们看到生命教育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的种子。
手语课上,队员们从 “你好”“谢谢” 等基础社交手语教起,通过 “手势猜词” 游戏帮孩子们快速记忆。《感恩的心》手语操练习中,孩子们跟着旋律比划动作,在 “掌心相对”“双手抚心” 的手势里体会感恩的意义;队员们还分享聋人朋友靠手语交流的小故事,让孩子们理解 “他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说话,同样需要尊重”。课堂上,孩子们主动模仿新学的手语,课间还会用刚学会的手势向队员问好,尊重与关怀的意识在互动中悄然生长。
爱国教育课程围绕四节内容展开,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孩子们易懂的体验。认识军旗军徽时,队员们展示模型讲解各军种职责,组织 “我是小军人” 角色扮演;探索国防科技环节,用图片对比战斗机、坦克的发展历程,让孩子们动手拼贴 “理想中的国防装备”;安全防护课上,通过模拟火灾逃生、地震躲避演练,教孩子们实用技能;最后一节 “强国少年说”,孩子们分享 “想为祖国做的事”,有人说 “要发明厉害的武器保护国家”,有人说 “要好好学习建设家乡”,爱国情怀在生动互动中自然流露。
数学趣味课打破枯燥印象,四节特色内容让孩子们爱上思考。“鸡兔同笼” 问题用画简笔画的方式拆解,孩子们在 “数头数脚” 的游戏中理解解题思路;讲高斯故事时,队员们带大家玩 “快速算 1 到 100 相加” 的比赛,感受数学技巧的妙处;“位置与方向” 课上,孩子们在教室用粉笔画出 “前后左右” 坐标,标注同学的位置,让抽象方位变得具体;“纸牌魔术师” 环节,队员们用数学原理破解 “抽牌猜数” 魔术,孩子们在 “揭秘” 的惊喜中感叹 “数学原来这么有趣”。
趣味心理课聚焦孩子成长需求,四节课层层递进。“幸福在我身边” 让孩子们分享 “妈妈做的一顿饭”“和小伙伴玩游戏” 等幸福瞬间,在分享中发现日常美好;“拥抱我的小黑点” 通过 “每个人都有小缺点” 的讨论,帮孩子们接纳 “有时会马虎”“不敢举手发言” 等不完美;“挫折我不怕” 用 “小草顶开石头” 的故事,教孩子们 “遇到困难不放弃”;“有话好好说” 设计 “模拟吵架后怎么和好” 的情景,让孩子们学会 “先听别人说”“好好表达自己的想法”。
地理小课堂带孩子们从宇宙望向地球。讲太阳系时,队员们用自制的八大行星模型,演示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自转的规律,解释 “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夏天为什么比冬天热”;聚焦地球时,通过 “大气层像被子”“水资源像血液” 的比喻,让孩子们理解生命存在的条件;最后讲山川河流,结合店子镇的地形,说 “我们村旁的山,和喜马拉雅山一样,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帮孩子们建立 “家乡与世界相连” 的认知。
十天里,队员们分工协作,擅长自然科学的筹备动物、地理课,有艺术特长的负责手语操编排,耐心细致的主导心理、数学课程,每晚的备课会都会讨论 “怎么让课堂更有趣”“孩子今天没听懂的知识点怎么补”。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到主动举手提问、课后追着队员分享收获,成长的变化清晰可见。
队员们表示,此次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陪伴与引导的过程。孩子们在各类课程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尊重生命、关怀他人、热爱祖国的意识。下一步,团队将整理课程设计与孩子们的反馈,优化教学内容,持续关注店子镇儿童的成长需求,让 “律行逐光” 的温暖与力量,陪伴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