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0日,烟台大学药学院“胶韵研行”社会实践队赴山东东阿县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专项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阿胶城、药王山、中国阿胶博物馆三大文化地标,系统梳理阿胶制作技艺传承脉络,探索中医药文化创新传播路径。

东阿阿胶城:古建映匠心,技艺传文脉
在东阿阿胶城的白家大院中,队员们循着“引来明月炼金丹,拂去白云忙探药”的楹联意境,探访阿胶传统制作全流程——从选驴皮、浸泡到熬胶,每道工序的严苛标准,让队员深切体会“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匠人初心,深刻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和不易。东阿贡方研究院等建筑诉说着阿胶医药研究的传承,队员们与匠人积极交流,学习捣药器具的操作过程、辨识中药材的技巧方法以及中医药“辨证施治”理念。在《铁血将军》的拍摄地范府,队员们挖掘其作为影视拍摄地的文化价值,梳理了阿胶城历史与产业融合脉络,并整理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传承要点。

药王山:溯源医药魂,厚植传承根
在药王山调研活动中,孙思邈等医药先贤塑像与文化碑刻构成“医药长廊”,成为队员们的实践课堂。队员们辨识山中药草,学习其性味功效,并将理论知识与实地观察结合。在药王庙,队员们聆听讲解、研读碑文,体悟“大医精诚”精神,梳理其在阿胶传承中的精神内核,为理解国药文化筑牢根基。
中国阿胶博物馆:解码发展史,创新传播路
在中国阿胶博物馆,队员们聚焦阿胶历史与产业发展,梳理了建国后东阿阿胶历任厂长、董事长推动产业升级的历程;团队重点研究了东阿水、驴皮等原料特性对药效的影响,形成《阿胶原料与药效关联报告》;团队还制作了科普视频,涵盖阿胶“前世今生”“古法工艺”,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播放量突破10万次,助力阿胶文化传播。


实践成果:青春赋动能,传承焕新机
此次实践中,“胶韵研行”实践队形成了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传承现状调查报告,系统梳理传统工艺传承要点;提出了“文旅+产业+科普”三位一体推广模式,为阿胶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创新性提出三项阿胶产业与药学结合方向,为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提供参考。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阿胶产业发展,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产业创新贡献青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