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药学院“本草寻踪”实践队前往烟台市栖霞市国路夼村烟台华毓中药产业园,开展以中医药为核心的探索活动。国路夼村作为烟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重点扶持的红色基因特色村之一,为实践队提供了独特的实践背景。
溯源产业基地,探寻乡村振兴样板

队员首先前往烟台华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活动,实地走访了国路夼村产业园区的26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详细了解“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运营模式,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分析资金投入与产业效益的转化机制。结合药学院专业背景,团队对园区“农业+旅游+教育”的多元业态融合提出了优化建议。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通过案例分析、数据比对等方式,总结该模式在促进产业升级、带动村民增收等方面的经验,形成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成果,展现了青年学子扎根乡村、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深耕田间地头,研学药材特性

实践队走进乡村田间,跟随技术人员和药农学习药材辨识知识。药农向队员们详细讲解了杜仲、板蓝根、金银花等中草药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药用价值。通过实地观察,队员们深入了解了这些草药的独特特性和广泛应用,例如杜仲叶折断后产生的丝状胶质、板蓝根的抗炎功效以及金银花的清热解毒作用。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认真记录各类草药的植株形态和生长环境,切身感受其药用特性,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基地技术人员介绍,公司坚持自然种植方式以确保金银花品质。此外,实践队还实地观察了食用百合、桑叶、酸枣叶、黄芪等多种中药材的生长情况。通过本次田间实践,队员们对中药材种植和药用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走进本草园区,感悟传承魅力

栖霞本草园的温室大棚内,“本草寻踪”实践队的调研工作正有序展开。李时珍铜像庄重肃立于入口处,背景展墙篆刻了中医药发展历程,上方悬挂的"传承中医国粹,助力乡村振兴"标语点明了园区的发展理念。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认真学习了鱼腥草、薄荷等常见中药材的药用价值,深入了解了中医药文化与现代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实践队对中医药传承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
梳理实践成果,践行传承使命

“本草寻踪”实践队圆满完成中草药资源调研工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乡村产业发展积累了实践素材。团队通过系统梳理调研资料,汇编完成当地常见中药材识别手册;通过记录整理药农种植经验,形成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报告;同时,通过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并整理归纳了居民对中医药知识普及的需求建议。此次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入户走访、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乡村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本草寻踪”实践队通过文化溯源、田野调研和科普传播三个维度,系统开展了中医药传承实践工作。团队成员深入基层,充分发挥药学院专业优势,切实履行了当代药学生的社会责任。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团队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本草寻踪”实践队将以此为契机,为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