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炎热的夏日,我跟随“阡陌暖阳实践队”踏入宁静的孔辛头村,以“公交车进村对老人生活的影响”为切入点开展调研。这段经历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生活长卷,让我沉浸其中,感悟颇深。
一开始,我对这项工作并不太感兴趣,甚至觉得有些枯燥乏味。但通过与居民和工作人员的交流,我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整理资料,如何关心他人,也体会到了成年人工作的不易——这些都是我坐在教室里无法体会到的。
团队协作方面,队员们分工明确且高效。有的队员用亲切的方言与老人交流,获取最真实的一手信息;有的专注于记录,将老人的每一句话都认真留存;还有的负责用镜头记录下老人谈及公交时的神态。遇到听力不好的老人,大家就一起想办法,耐心地重复话语、用手势辅助表达,确保信息准确传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调研工作稳步推进,队员之间的感情也在合作中愈发深厚。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看到公交车进村极大地改善了老人的生活。出行难题得以解决,老人们能够更轻松地走亲访友、购物采买、参与文化活动,社交圈子不断扩大,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但不可忽视的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忙时期公交班次无法满足出行需求,部分老人对电子支付乘车方式操作不熟练等。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锻炼了我的能力,让我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另一方面,我也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也意识到自己存在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等问题。回到学校后,我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我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服务社会,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公交车进村看似只是交通方式的改变,实则是连接老人与外界的重要桥梁,对提升老人生活质量意义重大。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可行的建议,为农村公交服务的优化贡献力量。这段实践经历,是我大学生活中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在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