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实践感言 物电学院 亓鑫业】社会实践感言

来源: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7-14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效,近期,烟台大学阡陌暖阳社会实践队围绕莱山区北陈家疃区域公交运营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掌握该区域公交服务现状,精准梳理群众出行需求,为优化公交资源配置、完善民生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调研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点围绕公交线路覆盖、班次密度、站点设置、运营时间、换乘衔接等核心要素展开。期间,累计走访北陈家疃及周边社区居民5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形成了涵盖基础数据、问题清单、对策建议的调研成果体系。

从调研情况看,北陈家疃作为莱山区城乡结合部重要区域,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规模持续增长,群众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当前,该区域已开通公交线路3条,基本实现与中心城区、大型商圈、交通枢纽的连接,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了基础保障。但同时也发现,受区域道路条件、人口分布、运营成本等因素影响,公交服务仍存在短板:部分路段线路覆盖存在盲区,早高峰时段班次间隔较长,老年群体对站点无障碍设施需求迫切,接驳地铁线路的换乘效率有待提升等。这些问题既反映了城乡结合部公共交通发展的共性挑战,也凸显了精细化服务的改进空间。

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脉”,更是民生服务的“窗口”。每一条线路的优化、每一个站点的调整,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北陈家疃居民提出的“增加晚班车班次”“更新老旧站牌”等建议,看似具体细微,实则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期待,也为我们找准服务切入点提供了精准指引。公交企业反映的“高峰时段道路拥堵影响准点率”等运营难题,更体现了城市治理中多方协同的重要性。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一是强化部门联动,会同交通、城管、规划等部门制定专项优化方案,推动公交线路向社区深处延伸,填补服务盲区;二是督促运营企业科学调整班次计划,在早晚高峰时段加密运力,满足通勤需求;三是加快推进站点设施升级,完善候车亭、站牌、无障碍通道等配套,提升服务便捷性;四是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公交企业+社区”联动平台,及时响应群众诉求,形成“调研—改进—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工作实践,更是一堂深刻的“民生课”。它让我们进一步明确,公共服务的优化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问题解决为落脚点,持续深化公交服务供给侧改革,让公共交通更贴近群众、更适配发展,为建设更有温度、更具活力的莱山贡献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