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实践感言 法学院 原翎峰】社会实践感言

来源:法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4-08-08

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在社会中的实际生活,我跟随烟台大学法学院爱育心灯:照亮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光明路径调研队走进济宁市泗水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探索留守儿童在“微爱妈妈”活动中的实践情况。

当我踏进济宁市泗水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那种深沉的关爱与温馨的氛围让我瞬间被深深触动。在这里,有一群特殊的女性——微爱妈妈,她们用爱心编织起一张温暖的网,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家的港湾。我有幸近距离了解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她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仅仅是为了给这些孩子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个家的温暖。

微爱妈妈的生活并不容易,她们大多数都有自身的工作和家庭,但她们仍然不辞辛苦,无怨无悔地投入到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事业中。她们不求任何回报,只愿看到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样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无私与奉献。

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里,我认识了一位特别的微爱妈妈,她每年都是利用自己宝贵的年假来到中心,只为了能给这里的孩子更多的陪伴与关怀。她的身影总是那么忙碌,却又充满了温柔和力量。一有时间,她就来到中心,为孩子们做饭,打扫卫生,辅导功课。她告诉我,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能为孩子们带来一点点幸福,就足以让她感到满足。

我刚到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时,看到她提着暖水壶,一趟又一趟地将热水打到宿舍门口的大桶里。我好奇地上前询问,她笑着对我说:“这样孩子们回家的时候就可以喝到一口不凉不烫的温水了。”那一刻,我深深地被触动了。这不仅仅是一位微爱妈妈对孩子生活细节的关爱,更是她对孩子们传递家的温暖的方式。她的举动看似平凡,却包含着无尽的爱与温柔。

微爱妈妈们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还体现在她们对孩子们心灵的呵护上。她们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成长烦恼,教导他们如何面对生活的困难。在微爱妈妈的怀抱中,孩子们找到了信任与安全感,学会了坚强与勇敢。

通过与微爱妈妈们的接触,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那些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微爱妈妈们用实际行动弥补了孩子们心中的空缺,让这个代名词不再是“孤独”与“缺爱”的象征。她们的努力与付出,不仅改变了一个个孩子的未来,更在悄然改变着这个社会。

在离开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微爱妈妈们的善举,孩子们的笑脸,那一幕幕温馨的场景不断浮现在我眼前。我开始反思自身的生活,思考我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那些微爱妈妈们的行为已经给了我答案: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微爱妈妈,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爱与温暖,哪怕是最微小的力量,也可能成为他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支撑。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收获颇丰,它不仅让我走近了留守儿童的生活,更让我深入了解了微爱妈妈们的伟大实践和成果。她们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爱点燃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将这份感悟转化为行动,不忘初心,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份微爱继续传递下去。

  • 附件【图片1.jpg】已下载
  • 附件【图片2.jpg】已下载
  • 附件【图片3.jpg】已下载
  • 附件【图片4.jpg】已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