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行路,亲情便是那途中最温暖的驿站。它不像烈日般灼灼耀眼,却如晨曦微光,悄然洒落心间,驱散阴霾,赋予前行的力量。亲情,是岁月长河中永不干涸的泉源,润泽着生命的每一寸土地。
记得儿时,每逢寒夜,母亲总会在灯下为我缝补衣物。针线在布间穿梭,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一首轻柔的摇篮曲。我蜷在被窝里,望着她低垂的侧影,灯光映照出她鬓角的几丝白发。那时不懂,那灯光下的身影,是亲情最朴素的注脚。父亲则总是沉默地守在一旁,偶尔递过剪刀或线团,动作笨拙却认真。他们不说“爱”字,可每一针每一线,都缝进了无言的牵挂。
成长的岁月里,亲情是包容与守望。青春期的我,叛逆而倔强,常因琐事与父母争执。可无论我如何任性,饭桌上总有热腾腾的饭菜,门后总有他们等待的目光。母亲从不翻旧账,父亲也从不苛责,他们用宽厚的胸怀,接纳我所有的棱角。当我终于低头认错,母亲只是轻轻一笑:“孩子,家永远是你的退路。”那句话,像春风拂过冰封的湖面,悄然融化了我心中的坚冰。长大后,我离家求学、工作,与亲人聚少离多。电话里的问候变得简短,回家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可无论我走得多远,总有一盏灯为我亮着——那是母亲睡前不忘留的一盏廊灯,微弱却坚定,仿佛在说:“孩子,家永远等你。”
亲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日复一日的守候与付出。它不求回报,只愿你安好。它像一棵老树,根深扎在岁月的土壤里,枝叶默默为你遮风挡雨。即便我们渐渐长大,它依然在原地,不离不弃。
今夜,我合上书本,轻轻关掉台灯。黑暗中,心中那盏亲情之灯,却愈发明亮。它照亮我前行的路,也温暖我每一个孤独的夜晚。
亲情如灯,长照心间。愿我们都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回望那盏灯,也学会为他人点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