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宿舍阳台的护栏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生机勃勃的多肉植物。那是开学初的时候,室友从家里精心挑选带来的“特别礼物”——每一盆多肉都细心地贴着手写的标签,上面用鲜艳的荧光笔清晰地标注着“景天科”“拟石莲花属”,这些标签看起来简直就像是我们实验报告上的样本标注一样专业。我总是特别喜欢给这些多肉浇水,每次浇水前都会用手指轻轻戳一戳土壤,仿佛在进行一场严谨的“土壤湿度检测实验”。
上周学习高数时感到烦躁不堪,我索性趴在阳台的栏杆上,对着这些可爱的多肉植物发呆。这时,我的走过来,温柔地递给我一杯清新的柠檬水:“你看这盆‘桃蛋’,前阵子还蔫巴巴的,毫无生气,现在却又变得圆润饱满起来了——就像你一样,学习累了就歇会儿,只有‘光合作用’充足了,才能继续健康‘生长’呀。”他指着多肉叶片上那层细腻的白霜,继续说道:“这层叫‘蜡粉层’,是它们天然的‘保护罩’,你也得给自己加层‘保护罩’,别总是熬夜,要懂得照顾自己。”
有一次周末,我们心血来潮,把多肉植物搬到楼下的草坪上晒太阳,把它们摆成一排,兴致勃勃地拍照留念。路过的同学们看到这一幕,还以为我们在举办什么“植物标本展”,纷纷凑过来看标签。我们笑着向他们解释:“这是我们的‘宿舍实验田’!”那天阳光明媚,多肉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泽,宛如一颗颗小巧玲珑的宝石。
原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多肉,不仅仅是阳台上的美丽装饰,更是我们在繁忙学业中难得的“小确幸”。现在每次学习感到疲惫时,我都会走到阳台,静静地看看这些多肉——那些胖乎乎、充满生机的叶片,仿佛在默默地提醒我:青春就像多肉的生长过程,不必急于求成,只需慢慢进行“光合作用”,总有一天会绽放出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