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实践感言 文新学院 陈心怡】社会实践感言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8-17

蝉鸣交织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济宁汶上县苑庄镇东演马村的上空回荡。作为烟台大学青矜济教团队的科学实验老师,我在这里度过了意义非凡的 14 天,这段经历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和孩子们共同前行的道路。

初到村委会大院,斑驳的墙皮遮不住孩子们眼里的光。我攥紧装实验器材的袋子,知道这方简陋教室将是他们触摸科学的起点。

第一堂色素实验课,当水托着彩色液滴形成"颜色瀑布"时,后排女孩踮脚惊呼:"老师,颜色在跳舞!"我举起两杯液体讲密度,看他们瞪圆的眼睛里亮起顿悟的光——原来科学启蒙,是让抽象的知识在眼前活过来。

后来我带着洗洁精制作彩虹泡泡龙可乐遇上盐用碎纸屑和气球研究静电,连炒菜的油和白醋都成了教具。有次男孩打翻洗洁精,泡沫溅在白T恤上,我们笑作一团时,有人突然说:"原来我家厨房藏着这么多秘密!"甚至一次上课,有个小孩激动地告诉我,“老师,我做成功了彩虹泡泡龙实验!”

支教不全是甜。十几人挤一间屋,炒菜时被油烟呛出眼泪,但家访路上听孩子说"长大想当科学家",就觉得什么都值了。那个在墙上贴满纸星星的男孩,把最亮的一颗塞给我:"老师,知识像星星一样会发光吧?"

离别那天,孩子们捧着彩泥做的试管、画满公式的手抄报涌过来。"老师别走"的声音叠在一起,我望着他们沾着颜料的小手,突然懂了:14天太短,但种下的种子会慢慢发芽。

这段日子教会我的,远比我教给他们的多。支教的意义,或许就是用短暂陪伴,让更多孩子相信:科学不在远方,而在他们好奇的眼睛里,在未来每一个敢想敢试的日子里。


  • 附件【图片4.png】已下载
  • 附件【图片2.png】已下载
  • 附件【图片3.png】已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