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最新动态 物电学院】品担当重量 悟服务真章

来源: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8-16

当产业升级加速,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等领域催生大量新职业,传统教育与职场需求的断层逐渐显现,为了适应目前的社会现状,打破对职业的刻板印象,直观感受不同岗位的工作状态,团队成员便来到了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镇人民政府,体验政府工作人员的日常,并了解政府部门的运作机制和工作状况。

     

首先,我迎面便看见了大厅中间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大字,心里不觉由之震撼与感触,紧接便看见了一面荣誉墙,上面有很多获得的荣誉证书和锦旗,墙上的照片记录着这里的工作轨迹。其中有重大工程竣工时的集体合影,标记着政策落实、项目完成的节点;有先进集体、优秀个人获得表彰的现场记录,也有受助群众与工作人员交流的留影,这些画面对应着工作得到的认可。

来到了科长的办公室。敲门进去时,科长刚放下手里的文件,笑着示意我坐下。“来实践,最想了解些什么?”他先开了口,语气很平和。我拿出提前列好的问题清单,先问起日常工作的重点。科长拿起桌上的文件夹,指着里面的项目进度表说:“每天除了处理文件、对接上级政策,大部分时间都在盯落地——比如镇里的卫生建设,得跟着施工进度跑现场,协调街道、施工方解决材料进场、工期衔接的问题,确保按计划完工。”我追问起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他想了想,说:“政策落实到基层常会有细节偏差,比如之前推广惠民补贴,有村民不清楚申报流程,我们就得联合村里的联络员一遍遍讲政策、帮填表。有时候数据核对要反复好几遍,确保不错漏一户,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其实就是工作的日常。”聊到对年轻人的建议,他指了指桌上的基层调研笔记:“你们大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但基层工作得‘脚沾泥’。比如我们去村里走访,不能只看报表,得蹲在田埂上听村民说真实需求,这样政策才能真正帮到他们。”听到后我受益匪浅,我也在之后的走访中参与进来,亲眼看着他们一步步与村民们沟通协商,也目睹了一项政策背后所经历的辛苦与不易,我想为人民服务也大概也在这里体现出来吧。

看着工作人员的忙碌和辛苦,我才意识到,曾以为这里只是看文件、盖公章,实际却见他们为人们着想,从百姓出发,将每一项政策都惠及人民。也因此政策不再是冰冷条文,每一条背后都藏着“让群众更方便”的用心。这些琐碎与坚持,让我懂了“责任”与“为民服务”的真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