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田野里是否还埋藏着曾经种下的梦。作为支教队长我第二年到达济宁市苑庄镇东演马村,行囊里装着比课本更重的东西是责任
"你年始是不是来过?"学生家长的询问里带着熟悉的乡音,卖菜老板的"我看你面熟"让我恍惚了一瞬。那些曾教过的孩子,有的长高了,有的更腼腆了,也有的,今年没能再来。他们的变化与缺席,像一面镜子,照出乡村教育的重量。
去年,我负责教趣味语文。那个总要跟我对答古诗的小女孩曾跑来问我:"为什么小班今天没有语文课?"我告诉她,我的课主要在大班。今年,她又来了申请调去大班。可这一次,我不再是她的老师——我的角色变成了沟通者、协调者,时刻体会着曾经队长口中所说传承与坚守不易。
老支书说我们是"播种子的人",但我知道,真正的奇迹不是播种,而是见证它们破土而出。四年来,从在两个村委会议室之间来回奔波,到如今"大学生实践基地"的铜牌在阳光下闪耀。这背后,是四个夏天50余人的努力。教育也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一场相互成就的修行。孩子们用他们拔节生长的姿态,教会我们什么是生命的韧性。
离别的中午,回想这一天又一天与孩子共度的时光倍觉珍惜。“我以后也想当老师”这具稚嫩的誓言,比任何勋章都更让人动容。我知道,有些光一旦点亮,就会代代相传。这是一段用坚守写就的故事,而我何其有幸,成为一刹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