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烟台大学图书馆一层迎来一群特殊的“清洁工”——物理与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社会实践队的队员。在后勤主管与资深保洁员阿姨的专业指导下,队员们手持酒精喷壶与抹布,细致清洁馆内的大型落地镜面,为师生营造更明亮的学习环境。

实践中,队员们迅速进入状态。王主管首先示范标准动作:需保持适当间距,均匀喷洒专用清洁酒精于镜面,待其溶解污渍数秒后,再用洁净的超细纤维抹布按“Z”字形轨迹匀速擦拭。他特别强调高处作业的安全要点,并提醒注意边角缝隙的清洁。“镜面清洁看似简单,要想完全不留水痕、指印,必须方法得当、力道均匀。”阿姨边讲解边示范,她娴熟的动作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专业保洁的精髓。
队员们被划分为若干小组,分区域作业。最初,部分同学因喷洒不均或擦拭过急,导致局部留下水渍条纹,不得不返工。在观察学习后,他们逐渐掌握了窍门:喷壶按压力度要稳定,擦拭时需屏息凝神,保持抹布平整匀速移动。“特别是对付高处时,踮脚仰头不容易,更要稳住手臂动作。”一名队员分享了体会。队员们互相配合,默契接力:小个子负责低处镜面,高个子队员主动承担高处区域;有的队员负责喷洒,有的紧接着用干湿抹布交替擦拭;另一批队员则及时更换脏污的抹布,保证清洁效果。
近两小时的实践,队员们完成了图书馆一层全部落地镜面的清洁工作。看着光可鉴人的镜面清晰地映照出窗外绿意和来往师生的身影,疲惫感被成就感取代。“这次劳动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后勤工作的繁琐与不易,”,“平时在窗明几净的环境里学习,背后有太多人的默默付出。每一个整洁的细节都来之不易。”
王主管对队员们的认真态度表示赞许:“看到同学们肯学肯干,能把我们教的要点应用起来,最终效果达标,很欣慰。”这次清洁实践,不仅让队员们掌握了一项实用的生活技能,提升了协作能力,更让他们在亲身劳动中深刻理解了维持校园环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重要意义。这支由4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小队,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物电学子的责任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