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7 日至 18 日,烟台大学法学院 “枣” 护童行调研队围绕留守儿童委托监护问题,接连开展两场专题调研活动,先后走进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检察院与山亭区店子镇人民政府,深入了解基层在留守儿童监护保障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
7 月 17 日上午,调研队首站前往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检察院。张锡仁、张家毓、于汶仟、廉升竣、徐梓谦、王子晗、冯栩菲等队员与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聚焦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主题展开座谈。座谈会上,队长张锡仁针对留守儿童委托监护的实际状况,详细咨询了书面协议签订的具体情况,包括协议的普及程度、核心条款设置以及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等。市中区人民检察院曹艺璇检察官逐一回应,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当前工作的进展 —— 如部分社区已实现协议签订率大幅提升,同时也点出存在的挑战,像少数家庭对协议法律效力认知不足、监护责任界定模糊等,并介绍了检察院在推动协议规范化、强化监督保障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双方围绕 “书面协议” 的签订流程优化、法律效力强化及监督机制完善等内容深入探讨,为调研队提供了扎实的司法实践视角。
7 月 18 日上午,调研队继续前行,前往枣庄市山亭区店子镇人民政府参与座谈会,店子镇党委书记任书记、镇团委及村委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会上,队长张锡仁将关注点放在基层实操层面,就店子镇留守儿童的数量规模、主要年龄段分布,以及委托监护书面协议的落实程度、后续影响等核心问题,向镇团委书记进行细致咨询。镇政府相关负责人结合当地实际,介绍了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特征 —— 如以学龄儿童为主、部分家庭监护存在 “代际传递” 现象等,同时分析了协议落实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如农村地区信息传递不畅导致协议覆盖率不均、部分监护人文化水平有限影响协议执行效果等。双方还就如何通过便民服务提升监护保障水平展开讨论,例如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监护知识培训、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等。
连续两场调研为 “枣” 护童行调研队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涵盖司法实践与基层治理多个维度。队员们表示,通过与检察院和镇政府的深入交流,不仅对留守儿童委托监护的现实困境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也清晰了不同层面在解决问题上的探索与努力。下一步,调研队将系统梳理调研成果,结合法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力求提出兼具针对性与可行性的建议,为完善留守儿童监护保障体系、助力农村儿童健康成长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