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实践感言 机电学院 马子涵】社会实践感言

来源: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7-28

出发前,我在日记本上写:“希望这次支教能给孩子们留下点什么。”7月13日傍晚,当我坐在尹长庄小学的操场边,看着夕阳把孩子们的笑脸染成金色,才突然明白,被改变的从来不止是孩子——那些藏在课堂里的瞬间,那些不经意的对话,早已在我心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清晨的校园带着露水的潮气,我们刚把普法课的教具卸下车,就被一群孩子围住了。他们不说话,只是睁大眼睛盯着我们手里的盒子,像一群等待投喂的小雏鸟。一个男孩忍不住伸手碰了碰“安全情景盒”,被同伴轻轻拉了一下,又不好意思地缩回手。这一幕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面对新鲜事物时的好奇与胆怯,突然觉得,我们之间的距离,不过是多了几年时光而已。

普法课上,我负责演示“陌生人给零食”的情景。当我扮演的“陌生人”拿出糖果时,前排一个小女孩立刻站起来:“不能要!老师说过,陌生人的东西有毒!”话音刚落,好几个孩子附和:“我妈妈也说过!”但也有孩子小声说:“要是他看起来不像坏人呢?”这个问题让课堂陷入短暂的沉默,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们需要的不是“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学会思考的能力。于是我们顺势展开讨论,从“如何判断危险”聊到“遇到困难找哪些人帮忙”,直到下课铃响,还有孩子追着问:“老师,要是迷路了,警察叔叔会送我回家吗?”

手工课的桌子不够大,几个孩子就趴在地上折千纸鹤。我走过去时,发现一个小女孩正把撕坏的彩纸往兜里塞,手里却举着另一只完整的纸鹤给同伴看。我蹲下来帮她捡纸,她却红着脸说:“这个坏了,不能给你看。”我告诉她:“坏了也没关系,只要是你折的,都好看。”她愣了一下,突然把坏纸鹤拿出来:“那你能教我修好它吗?”那一刻,我突然懂了,孩子们的骄傲里藏着的,是对“被认可”的渴望。

最让我难忘的是电影鉴赏课后的场景。我们问大家“想对我们说什么”,一个平时沉默的小男孩走到讲台前,把一张画递过来。画上是歪歪扭扭的小人,有的举着书,有的拿着纸鹤,旁边写着“不要走”。我蹲下来问他:“我们还会再来的,你愿意等吗?”他点点头,突然抱住我的胳膊,小声说:“我把画贴在床头,每天看。”

傍晚离开时,孩子们跟着我们的车走了很远,直到村口的老槐树下才停下。车转弯时,我看见那个送画的男孩还站在树下,手里举着画,像举着一份沉甸甸的约定。

这一天,我们教孩子们识别危险、折纸、唱歌,而他们教会我的,是如何用真诚对待每一个生命,如何在琐碎的时光里发现闪光的瞬间。支教不是一场“拯救”,而是一场相遇——我们遇见了他们的纯真,他们也遇见了我们的热忱。就像那些被串起来的千纸鹤,风一吹就沙沙作响,那是时光在说:有些相遇,会永远留在心里,成为照亮前路的光。

  • 附件【图片11.png】已下载
  • 附件【图片13.png】已下载
  • 附件【图片12.png】已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