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最新动态 机电学院】支教队与乡村夏日的双向奔赴

来源: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7-26

713日凌晨四点左右,大学生支教队到达了徐州火车站,匆匆合了影,便怀着期待的心情急忙赶去了支教的学校-尹长庄小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支教队的志愿者们与徐州丰县的小学生们相处半个月,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下的各种互动,都为这个夏天留下了独一份的记忆。

初来乍到,尹长庄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都非常热情,和支教队员们交流了很多关于这个学校学生的一些情况,探讨支教活动的意义,在吃住方面也是给予最大的支持,支教队的同学们感到特别温暖,同时也干劲满满。

进入七月,徐州丰县的暑热持续,但炎热融不化支教队的热情,尹长庄小学的支教课堂也愈发热闹。课堂种类丰富多样,涵盖趣味语文、趣味地理、普法、舞蹈、手工折纸、乐理、传统文化、心理、电影鉴赏、趣味日语、国画、体育十二门课程,进一步开阔小朋友们的视野,找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

手工折纸是指尖的艺术,能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在折叠中培养耐心与专注力,更能激发想象力,让抽象思维在具象创作中落地生根。折纸课堂上,折纸老师教孩子们折小青蛙和小盒子。二十多个孩子认真听讲,彩纸在手中翻转。老师现场示范并结合视频进行教学,孩子们互相支招,遇到不会折的地方大家都互相帮助,课堂满是欢笑声。小青蛙藏着对自然的好奇,小盒子装着童真的梦想。在折折叠叠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手工作品,更学会了坚持与合作,让乡村课堂绽放出别样光彩。

支教老师的传统文化课上,二十四节气成了主角。老师凭借生动的讲解,带孩子们探寻古人的智慧。“春分这一天,白天和黑夜一样长,麦子开始快速生长,所以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说法。” 老师娓娓道来。孩子们听得入神,纷纷举手提问。不仅让孩子们知晓了节气与农耕、气候的联系,更在心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古老智慧在乡村课堂焕发生机。

支教课堂如繁星点亮乡村童年:趣味语文让文字跳脱课本,在故事里滋养表达;趣味地理用山河传说,唤醒探索世界的渴望。普法课播撒规则的种子,舞蹈课以肢体绽放自信,手工折纸在指尖凝聚专注与想象。乐理课用旋律编织心灵的桥,传统文化课让节气、诗赋成为文明的接力棒。心理课守护稚嫩心灵,电影鉴赏打开光影的窗,趣味日语搭建跨文化的桥。国画课以笔墨晕染审美,体育课用奔跑书写活力。这些课堂超越知识传递,是播种热爱的土壤,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多元滋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支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它为乡村孩子打开看世界的窗,也让支教者在奉献中收获成长,共谱温暖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