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红色传承”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山东省烟台市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学习革命历史,争做胶东红人”主题教育活动。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的崇高信仰和伟大精神,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走进纪念馆,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段段震撼的影像,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我们了解到胶东地区作为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天福山起义、西海地下医院、胶东军民浴血奋战……这些历史事件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无畏的牺牲和坚定的信仰。
最令我震撼的是“幻影成像”技术还原的西海地下医院场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革命战士和医护人员仍坚持救治伤员,甚至用生命守护战友。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可以超越生死,支撑人们在最黑暗的时刻依然坚守希望。
除了传统的参观学习,纪念馆还运用VR技术、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历史“活”了起来。我们戴上VR设备,“亲身”走进天福山起义的现场,仿佛能听到冲锋的号角、感受到革命者的热血沸腾。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历史不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直击心灵的震撼。
在“红色记忆”手工创作环节,我们以革命诗词和烈士语录为素材,制作书签和明信片。我选择抄录了胶东抗日英雄理琪烈士的名言:“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笔尖划过纸面,仿佛与先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参观结束后,我们在纪念馆前重温入团誓词。面对鲜红的团旗,我们庄严宣誓:“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铿锵的誓言回荡在耳边,也激荡在心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虽未经历战火,但同样肩负着时代的使命。
这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作为物电学子,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走出纪念馆,阳光洒满大地,我的心中充满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追寻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让胶东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