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徐州这片土地,七月的热浪便给了我们“携青‘夏’乡”社会实践队一个热烈的拥抱。7月13日,目的地——尹长庄小学。没有片刻停歇,炎炎烈日下,搬运沉重行李、清扫积尘的教室、归置锅碗瓢盆成了我们的“见面礼”。 汗水浸透了衣衫,灰尘沾染了面庞,但看着从杂乱到窗明几净的教室,那份亲手打造的“新家”雏形,让疲惫的身体里悄然生出一股力量。
下午,进行了简单的报名,村里的孩子们带着好奇与些许羞涩,或在家长陪伴下,或三五成群地聚拢过来。一双双乌溜溜的眼睛打量着这群“新老师”,我们努力用笑容和热情融化初见的陌生。 登记信息、介绍课程、回答稚嫩的提问,简单的互动,却是心与心靠近的第一步。夜色降临,身体的疲惫感真实而深刻,但首次接触带来的新鲜感与责任感,让内心无比充实,那一晚,梦也格外踏实。
7月14日,铃声敲响。站在简陋却整洁的讲台上,面对台下那一张张仰起的、写满纯真与渴望的稚嫩面孔,“老师”这个称呼第一次有了沉甸甸的实感。 他们的眼睛清澈明亮,笑容毫无保留,那份天然的善良与信任,瞬间消解了我们所有的紧张,也让我们更深切地理解了此行的意义——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守护这份纯真,点燃对未来的向往。
生活的挑战同样真切。远离便利的城市,一日三餐都需要自己动手。狭小的临时厨房里,“大厨”们轮番上阵,锅碗瓢盆叮当作响。 条件虽艰苦,食材也简单,但团队协作的乐趣和“大厨”们日益精进的厨艺,让每一顿饭都充满了烟火气与欢声笑语。当一碗碗热气腾腾、滋味十足的饭菜端上桌时,那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满足感,极大地慰藉了辛劳,也成了我们独特的“团队加油站”。
这几日的经历,像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印在心底。从烈日下的挥汗如雨到教室里的书声初起,从初次见面的腼腆到课堂互动时绽放的笑脸,从手忙脚乱的备餐到围坐分享的温馨…… 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正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悄然萌发。孩子们如同石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花,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好奇,努力地向上伸展。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为他们洒下阳光雨露,守护这份向上的力量。尹长庄的夏天,汗水浇灌的土地上,心田的花,正在静静开放。这趟旅程,才刚刚开始,却已收获满心感动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