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坚定文化自信”重要指示,响应“十四五”规划中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要求,烟台大学药学院“本草承新”实践队于2025年7月10日至13日,在济宁市泗水县金泉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以“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医文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调研、宣讲等形式,推广非遗中医技艺,加强公众对传统医药文化的认识。
现代医学治疗口疮、咽炎常用西药,但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而吹药技术用天然中药,副作用小,特殊群体也可在指导下安全使用。对此,为进一步了解传统医药技艺方法,7月10日,实践队走进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场观摩吹药粉末的制作流程及治疗方式方法。
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泗水县非遗传承人李长可先生从吹药疗法的核心原理与独特之处、学习吹药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吹药疗法的传承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其讲解到:“吹药疗法融合了古训与现代科技,结合中医草本药物与针灸等传统疗法,创新治疗方案,同时利用线上医疗平台推广服务提升技艺知名度与影响力,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传统非遗技术,认可中医文化。”此外,为保证这一传统的中医药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地传承与推广,济宁市人民政府对此也给予高度重视。2025年将这一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其本身传统文化价值的权威认可,更标志着当地对中医药文化的保护实行“系统性传承、规范化推广”的模式,以此吸引更多年轻一代投身中医文脉领域学习中,不断深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除此之外,7月13日,实践队在服务站开展以“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医文脉”主题宣讲,活动中,队员们通过互动式演讲、请患者分享用药感受以及邀请群众现场研磨药物等方式,让现场群众直观感受这项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实践队还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依托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持续推送传统吹药疗法中的中医文化等内容,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智慧,体验到“简、便、效、廉”的中医外治,并参与到中医药文化的守护与创新中来。
未来,烟台大学药学院“本草承新”实践队将持续开展传承中医文脉等系列活动,探索与推广传统医药技艺与现代医疗相结合的融合路径,助力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