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沂蒙精神中女性群体的奉献伟力,感悟红色岁月里跨越时空的人间大爱,7月13日,烟台大学巾帼齐鲁队奔赴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开启了一场探寻沂蒙女性红色文化、沉浸式学习的实践活动。
革命年代,沂蒙女性以柔弱双肩扛起了千钧家国大义。她们忍痛送子参军、挥泪送夫支前,在烽火连天中筑起“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坚固后勤防线;她们创办战时托儿所,用甘甜乳汁哺育革命后代,用血肉之躯守护红色血脉;她们肩挑手扛,抢修道路、运送物资,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支前模范群体,用滚烫热血书写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的壮丽篇章。此次实践活动,正是要通过实地走访、沉浸式体验等形式,深度学习沂蒙女性在革命历史进程中铸就的精神丰碑。
踏入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在走访过程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一位当地阿姨,她动情地讲述道:“我家老婆婆当年帮八路军战士抚养孩子,那时候粮食短缺,她自己饿着肚子也要保证孩子们吃饱。”话语间,那份跨越时空的坚守令人动容。沿着青石板路前行,无论是街头巷尾的老人,还是研学参观的孩童,对沂蒙女性送子参军、乳汁救伤员等故事都能娓娓道来。据了解,当地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通过情景课堂、红色诵读、场景扮演等形式,让沂蒙女性精神在新一代心中生根发芽,这种革命精神滋养着青少年茁壮成长。
走进沉浸式体验馆,泛黄的家书、磨损的纺车、沾着泥土的担架等文物,无声诉说着沂蒙女性用生命守护革命火种的壮举。最令人震撼的是基地实景演出,演员们身着粗布军装,在枪炮轰鸣声中奋力扛起门板搭建浮桥,用嘶哑的呐喊传递着军民同心的信念。这些超越血缘的大爱,不仅托起了革命的希望,更让我们深刻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用血汗乃至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铭记这段历史,更要将沂蒙女性身上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转化为奋斗动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此次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的实践之行,是一堂直击心灵的沉浸式思政课。从老人口中代代相传的红色故事,到场馆中凝固历史的文物展陈,再到舞台上震撼人心的实景演绎,沂蒙女性用柔弱双肩扛起家国大义的群像,如同一座精神丰碑矗立眼前令人震撼。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在寻访中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更感受到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与责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整理这些女性英雄的资料,通过开展宣讲、投稿、视频vlog等方式进行宣传,让抗战中的女性力量在青年心中扎根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