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5日,今天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密布,似乎预示着一场即将来临的风雨。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我们对沾化冬枣博物馆的期待与热情,我们满心好奇地踏上了这趟探索之旅
当我们抵达沾化冬枣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青岛市政协主席孙德汉题名的“沾化冬枣博物馆”七个苍劲金黄的大字,它们在阴沉的天色下依然熠熠生辉。走进博物馆,在“前言”部分,我们清晰地了解到改革开放如同春风一般,为沾化冬枣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将冬枣产业确定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坚定不移地围绕“建设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打造中华民族著名水果品牌”这一宏伟目标,大力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以及产业化经营。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沾化冬枣产业如同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枝繁叶茂,蓬勃发展。
这座博物馆主要涵盖了冬枣产业的发展、冬枣科研、冬枣品种展示、冬枣的市场发展和产业加工、领导关怀五大板块。通过丰富多样的展示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沾化冬枣产业的全貌。目前,博物馆正在紧锣密鼓地收集有关沾化冬枣的各类珍贵资料,包括文件、会议记录、图片、题词、音像资料、影像资料、牌匾、证书、奖杯、标本、艺术作品以及具有纪念意义的实物等。这些资料将成为博物馆的宝贵财富,为参观者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尽管这次参观因雨而匆匆结束,但我们依然收获满满。我们不仅对沾化冬枣产业的发展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也深刻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为推动这一产业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沾化冬枣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成为了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相信,未来的沾化冬枣产业将继续砥砺前行,创造更多的辉煌。而这座博物馆,也将成为传承和弘扬冬枣文化的重要阵地,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关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