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迎来我们在淄博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二天。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测量大棚各项数据。有了在寿光大棚的测量经验,再加上昨天与当地农户交谈了解了当地农场生产情况,我们今天的实践进行得格外顺利。
一大早,我们便来到大棚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实践活动。由于测量工作细致且工作量大,为了高效完成测量任务,我们分成小组分别测量。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参观了解在大棚里使用的技术,其先进的温控系统、自动浇水设备和光照调节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不禁感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真实正确,也再一次认识到“科技助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开始针对农作物生长的“培养基”——土壤进行一系列数据测量。我们分别使用土壤PH计、土壤湿度计来测量土壤的酸碱度和土壤的湿度。我们还测量了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和光照强度用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调研。在测量的过程中,由于大棚内温度较高,每位成员都是热的满头大汗、汗流浃背,这也让我们认识到农民的不易,更让我们坚定科技助农是正确的选择,希望在未来可以用科技真正解放手工劳作,实现科技带飞农业发展。
经过一天的测量,我们身体是疲惫的,但精神是兴奋的。我们高兴我们可以用设备帮助农民测量出土壤的湿度,他们可以根据土壤的湿度进行判断,适度的给土壤灌溉;同时也测出的不同地方的土壤PH值,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的PH值大小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整。这也印证了科技的应用对于农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它使耕作变得更加可视化、科学化、精细化。
此次社会实践让我们对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们意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积极投身到农村地区的发展中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在今后的实践学习中,我们会在理论知识基础更加重视实践,将书本知识谱写到土地上,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蓬勃发展现代化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