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学子文海
首页 >> 正文

<散文>凌晨三点的夜色

来源:法学院发布时间:2023-04-01

深夜,凌晨三点。

秋夜的寂静,在阳光下的任何一个角落都难以发现。静得让人心如止水,又焦渴不安。只剩下了寥廓的、空间静止的沉默。我因阵阵困意袭来而昏昏沉沉的大脑,本应在这样的寂静中沉沉睡去,可在微微凉的夜晚,脑海中却闪过一阵清明,我鬼使神差地走到了窗前。

街道没有一辆车经过,空空荡荡,没有鸣笛声,没有轮胎压过路面时橡胶与柏油的接触声。刺眼的路灯光都暗下来了,唯有远处街道拐角还有一盏黄色的路灯发着柔和的光。天空不是我想象中的漆黑一片,而是如同处在带有点点星尘的液体之中——或许是月光吧。

忽的,窗外白光一闪——是手电筒的光,一只堪比汽车近光灯的手电筒。那一定是守夜人吧,手电筒的白光晃来晃去,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但格外让人心安。我猜他是个老人,或许还带着一条老狗。守夜人总会让人联想起很多故事。《小王子》中一天迎接几百日夜的老守夜人,《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明明自己也害怕,默念“All is well”的老守夜人。可现实总是,凌晨三点,寂寞而单调,枯燥而无聊,平静而一成不变—只有一个老人来来回回将夜丈量了千百遍。他为什么来守夜?经济困难还是无聊孤独?前者让人心酸,后者令人心累——十里繁华装不进他的口袋,反倒是孤寂给他安慰,貌似许多人都如此,从苏东坡与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那个时代开始就如此。

一瞬间的孤独却让人欣喜,仿佛是一次顿悟,但是,漫长的孤独总是让人害怕,可我们总是走向它——无论是否乐意。学会和孤独共处,或许就是那不可衡量的人生价值,这份价值属于自己,承载的那些内心的渴望不能暴露,羞于暴露。

忽然,我有些期待,当我义无反顾地踏进黑夜时,对于孤独,我不再一味地恐惧,也不再莫名的好奇——有什么好怕的呢?纵使孤独也不是世界仅剩我一人,我知道街角还有昏黄的路灯,路上还有一个老守夜人……

楼下有一辆车车灯闪了闪,我看着一个男人走进车里——又有一个人在黑暗里出发。

上一条: <散文>清欢
下一条: <药学院>三分之一的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