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学子文海
首页 >> 正文

<散文>绿豆生南北

来源:法241-2韩睿发布时间:2025-11-04

红豆生南国,绿豆却生南北。它不像红豆那样被赋予了缠绵的相思意,只裹着一身素净的绿,从塞北的屋檐下到江南的竹篮里,哪里有烟火气,哪里就能寻到它的踪迹。

北方的绿豆,是炕头上的暖。秋末时节,母亲会把新收的绿豆摊在院子里晒,阳光把豆粒晒得饱满,抓一把在手里,能听见清脆的碰撞声,像极了冬日里炉火烧旺时的轻响。到了数九寒天,窗玻璃上凝着冰花,灶上的铝锅里正熬着绿豆粥。绿豆要提前泡上半天,煮的时候得用小火慢慢煨,等豆粒煮得开花,汤熬得浓稠,再撒上一把冰糖,揭开锅盖的瞬间,甜香混着热气漫满屋子。一家人围着炕桌喝粥,绿豆的绵密裹着暖意滑进胃里,连窗外的寒风都像是柔和了几分。

江南的绿豆,是梅雨季后的清。青石板路还带着潮气,巷口的老妪就支起了摊子,竹篮里装着刚煮好的绿豆汤,汤里飘着几片薄荷叶,盛在粗瓷碗里,透着一股子清爽。江南人煮绿豆不喜欢煮得太烂,要保持豆粒的完整,咬开时能尝到内里的粉糯,汤则要冰镇过,喝一口下去,暑气顺着喉咙往下走,连带着梅雨季的黏腻都消散了。有时也会把绿豆磨成粉,和着糯米粉做成绿豆糕,糕体细腻,带着淡淡的豆香,配着一杯雨前龙井,便是江南午后最惬意的时光。

其实绿豆哪里分得清南北,它只是顺着人的生活习惯,在不同的水土里长出了不同的滋味。北方的绿豆熬粥,熬的是阖家团圆的暖;江南的绿豆做汤,做的是市井生活的清。它不挑环境,不慕虚名,就像寻常百姓家的日子,平淡里藏着踏实的甜。无论在塞北还是江南,只要锅里飘起绿豆的香气,就有了烟火气,有了家的味道

上一条: <散文>灯火
下一条: <散文>不负青春好前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