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是大地的琴弦,日夜弹奏着不息的乐章。它从遥远的青山褶皱里奔涌而出,带着山野的清新与倔强,一路向东,浩浩汤汤。
记忆里的江,总与外婆家的老码头相连。儿时,每到夏日,我便缠着外婆,要去江边玩耍。江风裹挟着水汽,拂在脸上,带着丝丝凉意,驱散了暑气的燥热。码头上,总聚着些人,有的在浣洗衣物,棒槌击打衣物的 “砰砰” 声,和着江水的哗哗声,谱成一曲生活的歌;有的在闲聊,话语被江风吹得飘远,又被浪涛吞没。我最爱蹲在码头边缘,看江水翻涌,那浑浊却充满力量的水流,卷着水草、枯叶,还有不知从哪儿漂来的小木块,匆匆奔向远方。偶尔,有渔船驶过,渔夫撒网的动作娴熟而有力,渔网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入水中,不一会儿,又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被拉起,银亮的鱼儿在网中蹦跳,映着阳光,闪烁着希望的光。
后来,我离开家乡,到城市求学。城市里也有江,可那江,被高楼大厦环绕,少了故乡江边的那份野趣与从容。它更像是城市的装饰,平静得如同镜面,倒映着两岸的霓虹闪烁,却没了故乡江水的那份灵动与不羁。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故乡的江,想起那奔涌的浪涛,想起码头上的喧闹,想起外婆在江边唤我回家的声音。那声音,和着江水的涛声,成了我心中最温暖的牵挂。
如今,再次回到故乡,站在江边,江水依旧奔涌,只是我已不再是那个蹲在码头看水的孩童。江,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见证了我的成长。它依旧是那副模样,带着来自远山的气息,奔向无尽的远方,就像人生,总有来路,也总有前方。而江,就是我心中那条永远流淌的,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故乡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