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学子文海
首页 >> 正文

<散文>文海漫记

来源:食242-1祝欣怡发布时间:2025-09-27

晨光漫过图书馆的玻璃窗,在泛黄的书页上淌成一条暖金的河。我总爱选靠窗的老位置,指尖拂过书架上排列的书脊,像触摸无数个沉睡的灵魂——从《诗经》的蒹葭苍苍,到唐诗的明月松间,再到宋词的梧桐细雨,墨香里藏着千年的风

初入文海时,我像个懵懂的渡客。读朱自清的《春》,总疑心纸页间会钻出嫩草的芽尖,带着泥土的腥甜;品鲁迅的《秋夜》,又觉窗棂外真的立着两株枣树,在冷月下刻着倔强的影。那些文字不是冰冷的符号,是能攥出温度的糖,是能浸出湿意的雨,将我从课本的公式里拽出来,跌进一个更辽阔的世界。

后来渐渐敢撑着船桨往前划。在《红楼梦》的大观园里,看黛玉葬花时衣袖扫过的落英,听宝玉题诗时笔尖划过的风声;在《边城》的茶峒旁,陪翠翠等渡船上的归人,看白塔在暮色里描出淡灰的轮廓。有时会为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热血沸腾,有时又因“当时只道是寻常”湿了眼眶——原来文字最懂人心,能把说不出的欢喜与遗憾,都酿成回甘的酒。

午后常有蝉鸣从窗外钻进来,和翻书的沙沙声叠在一起。我曾为解一首古诗的典故,在书架间绕了三圈,终于在一本旧注本里找到答案,那一刻的雀跃,比考了满分更真切;也曾为一篇散文的结尾,坐在原地发愣许久,仿佛自己也成了文中那个望着晚霞的人。文海从不是单向的阅读,是我与作者的对话,与过往的相逢,每一次停泊,都能拾到一颗照亮心湖的星。

暮色渐浓时,我合上书,指尖还留着墨香。文海没有尽头,我也只是个初涉浅滩的学子,但那些在文字里见过的春草、秋月、赤诚与温柔,早已悄悄融进骨血,让我在往后的日子里,无论走多远,都能带着一份书卷气的从容——毕竟曾在文海泛舟的人,心里总装着一片不会干涸的星空。

上一条: <散文>秋雨
下一条: <散文>雨落时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