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最爱吃什么,我一下子便想起了奶奶做的藕盒。
脑海里也不自觉地浮现出吃藕盒的场景。奶奶站在大铁锅旁边,地上的盆里已经放了些炸好的藕盒,远远看上去金灿灿油亮亮的,独属于藕盒的诱人气味充满了整个厨房以及我的鼻子,我心急的拿起一块。仔细端详,外皮是由掺了鸡蛋的面糊炸成的,白皙中透出鸡蛋鹅黄的颜色。有一股淡淡的花生油的清香。再里面是不薄不厚的一片藕,从中间用刀片开,却仍是相连的,经过油炸后会比生的藕更加软糯。最里面是猪肉,鲜韭菜,葱花,酱油,醋,十三香,花生油,蚝油等调制而成的馅料。
小时候住在农村,这一般是过年或中秋节时候才做的,吃食过年时一家人都回到了奶奶家里,大年三十一整天都在准备做吃的,有人和面,揉面有人煮,藕切藕有人切,韭菜调下都准备好后又形成一条流水线,甜馅蘸面粉裹面糊放进油锅,我们小孩子常常心急,等不到晚上团圆饭一炸出来就焦急的从大人手里,结果还有些烫的成品,一口咬下去,炸面香,肉香,嫩韭菜的香味在嘴边萦绕,垂涎三尺,吃时手上嘴上都沾上了油脂。吃藕盒的时候常常在爆竹震天,欢声笑语的热闹里。
但如果团圆饭上藕盒没吃完,就会藕盒和炸的豆腐干,蘑菇,油香等等一起放在院子里用铁皮做的储物仓里,过年后的几天再陆续吃掉。这时候就吃得不那么丰盛了,常常只是一蒸加热,配上玉米面熬成的年黏粥。餐桌旁的窗户被冷的结了一层冰霜,而我们则享受着粥的温热流进五脏六腑,藕盒的香气在口腔迸发。
再后来,我来到了城市,这小小的藕盒却仍是我最喜欢的食物,因为他包含了我童年青年的美好回忆,未来也会继续让我贪恋,成为我离开家的路上的最大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