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实践感言 数学院 李兴铖】社会实践感言

来源:数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8-21

参观沂蒙纪念馆实践活动已经圆满结束,回首此行,我收获满满。

我放慢脚步,与一件婴儿红肚兜对视。丝棉经纬在灯下几乎透明,补丁却倔强地凸起,像一座座不肯被岁月磨平的山丘。我想到母亲微信里“天气凉了,多穿点”的叮嘱,鼻尖突然酸涩——原来最柔软的布料也能撑起最坚硬的信仰。指尖悬在玻璃上方半厘米,我终究没有落下,怕自己的指纹惊扰了那层沉睡的温度。

再往前,独轮车被单独放在黑色地台上,像一座孤岛。左边扶手被手掌磨得发亮,右边却留着半片弹孔,木纹沿着弹孔向四周炸裂,像一朵被时间按了暂停键的烟花。我俯身查看,忽然听见木头发出极轻的吱呀声,仿佛只要再使一点劲,它就会继续向前,把山路的碎石碾成粉末。那一刻,我理解了“前”这个方向不是地理概念,而是重量与意志的合谋。

低头看去,虚拟的支前队伍正与我并肩,他们的布鞋踩出同样的波纹,像把我拉进一条看不见的长河。出口处,夕阳把浮雕镀成金色,战士的枪刺与妇女的竹篮同时指向远山,他们为我们指明前路。

此次实践活动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沂蒙精神,那是由无数人书写的历史丰碑。作为新时代新人,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将沂蒙精神融入血脉,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勇担时代使命,在新时代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的答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