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实践感言 法学院 蓝雨霏】 社会实践感言

来源:法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8-21

在城阳法院的实习,让我对破产审判数字化从理论认知走向实践洞察,深切体会到这一变革在提升司法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破产审判数字化的实践图景

(一)流程管理智能化

在城阳法院,案件材料全面电子化,电子卷宗随案生成流转,法官、管理人等在线处理文书、批注等事务,告别了传统纸质材料传递的繁琐。审判系统内置破产案件关键流程节点,自动提醒时限,实现案件办理进程可视化、标准化管理,有效规避程序瑕疵和超期风险。

(二)债权人参与便捷化

债权人可通过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等线上平台提交申报材料,管理人在线审查核对,大幅缩短周期。网络债权人会议借助成熟平台,支持身份核验、在线投票等功能,极大提升了债权人参与度和表决效率。债权人还能在线查询案件进展、沟通交流,便捷获取信息。

(三)财产处置高效透明化

破产财产依托淘宝、京东等网络司法拍卖平台进行拍卖,平台功能完善,打破地域限制,提高成交率和溢价率,且过程全程留痕。部分系统整合财产线索查询功能,与其他部门信息系统对接,提升财产调查效率。

(四)资金监管科技化

部分地区推广破产案件专属资金监管账户系统,管理人账户操作线上完成,法院实时监督资金流向,保障资金安全,简化对账流程。

二、破产审判数字化的多维价值

(一)效率与成本的革新

线上申报、网络会议等环节将原本耗时数周甚至数月的工作压缩至几天,大幅提升破产审判整体效率。同时,各方参与者节省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债权人参与成本近乎为零。

(二)参与度与透明度的提升

网络债权人会议打破地理限制,提高了债权人参与意愿和实际参与率。所有流程、信息在线可查,显著增强了程序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程序规范与风险防控

系统固化流程节点和时限要求,减少人为失误和程序遗漏风险。线上操作全程留痕,便于监督回溯,强化程序合法性保障。

(四)营商环境的优化

高效的破产程序是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数字化破产审判通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障权利,直接助力当地营商环境优化。

三、发展中的挑战与应对思考

(一)现存挑战

部分年长的债权人、法官或管理人对新技术平台操作不熟悉,存在使用障碍。不同平台间数据互通共享不完善,存在重复录入或信息孤岛问题。海量敏感数据在线传输存储面临安全风险,线上身份核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财产调查接管等部分工作仍需线下进行,复杂重整方案纯线上沟通表决有局限,且需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电子证据效力、管理人工作模式调整等规则配套与司法实践问题亟待解决。

(二)应对建议

推动法院系统与破产案件信息网、资金监管系统、网络拍卖平台及其他部门信息系统深度对接,实现“一网通办”,探索AI、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投入资源加强平台安全防护,推广多因素身份认证方式。最高人民法院或省级高院出台更细化的数字化操作规程和针对管理人线上工作的指引。对法官、管理人等进行常态化数字化技能培训,为债权人提供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保留线下辅助通道。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探索“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混合模式。

四、总结与展望

破产审判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其带来的变革具有革命性。但在推进过程中,需正视并解决技术、安全、规则等方面的问题。未来应聚焦系统整合、安全完善、规则健全等方向,释放数字化潜力,推动破产法治进步。作为法律人,需不断适应新技术,助力破产法公平与效率价值目标的实现。




  • 附件【图片5.png】已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