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现代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的创新实践与前沿成果,7月11日下午,烟台大学益厘农庄实践队走进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智慧农业示范园。在智慧农业事业部夏所长的专业讲解下,队员们对四大现代化农业试验区进行了沉浸式学习,一站式领略了科技绘就的农业新图景。
生产展示区:精准调控的“数据生命线”
首站来到生产展示区,实践队员们目睹了荷兰豪根道核心技术支持的自动水肥灌溉系统高效运作。该系统构建了“水-气-温-湿”精准联动的智能栽培体系。经本土化升级的中控系统,不仅能在指挥中心大屏实时操控,更可连接手机端实现“云端种田”。双遮阳系统与智能保温设备协同工作,全方位守护农作物生长环境。

番茄试验区:科技育果的“生长密码”
在番茄试验区,红黄相间的串收樱桃番茄在智慧大棚内生机盎然。这里不仅运行着全自动环境调控系统,更揭示了科学育苗的奥秘:采用椰糠基质的槽式栽培,通过量化根区空间精确控制生长。队员们现场品尝了各类小西红柿,普遍反馈口感极佳。

鱼菜共生区:生态闭环的“资源密码”
鱼菜共生展示区将课本中的生态循环变为现实。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系统平衡,实现中华鲟、鸭嘴鱼等水产养殖与水培植物的零污染闭环循环运作。这种“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模式,生动展示了资源高效利用的创新路径。

综合控制中心:高效生产的“智慧大脑”
最后一站是综合控制中心,夏所长介绍了集育苗区、播种区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实验区。该中心配备自动化填装、压穴、播种、填土等一系列设备,并包含机械臂转运环节。其自动化播种效率高达每小时300-500盘,远超人工极限。队员们还参观了液态工业化生产区,无人转运车、无人水泥车等智能设备正精准执行着对种植单元的灌溉等任务。

此次探访让实践队员们深有感悟,在由云平台与传感器编织的“数字农场”里,每一株作物的生长状态尽在掌握,每一项生产流程都凝聚着科技力量。烟台市农科院的科研人员正通过智慧农业的探索与实践,在沃土之上奋力书写着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