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是每个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机会,也让我们更加了解社会、了解自己。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经验,还深刻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
本次我对失能老人养护者的采访实践,历时两周,接触了家庭照料者等养护者,通过跟班观察、深度访谈等方式,对这一群体的工作状态与生存困境有了直观认识。实践中发现,养护工作的强度远超预期。护工群体普遍面临“三高三低”:劳动强度高、精神压力高、疾病风险高,同时收入水平低、社会认同低、职业保障低,而家庭照料者则陷入情感与精力的双重消耗,有很多我们想不到的难处。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去采访一个阿姨,她照顾的是自己的婆婆,她总是笑口常开,我听到的最多的话不是她的抱怨,是“习惯了”。养护者们习惯了凌晨三点的闹钟,习惯了洗不完的脏床单,习惯了老人突然的哭闹或沉默;家属们习惯了放弃工作,习惯了把所有聚会推掉,习惯了在别人讨论假期时默默低头。
通过这次对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及影响。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深刻体会到失能老人养护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课题。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或许可以组织同学去养老院进行志愿活动,或许可以在课堂上呼吁关注这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