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最新动态 建筑学院】美育助农兴 青春筑彩梦

来源:建筑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8-15

为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果心助“艺耘阡陌·彩助农兴”社会实践队于20256-8月深入烟台各地特色果蔬主产区,以“美育助农”为核心路径,开展了一场集调研、创作、宣讲于一体的实践活动。经过40天的深入实践,团队全面完成了从田野调查到美育传播的全链条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的创意和艺术的动力。

一、深耕田野调研,提取果蔬文化基因

团队在指导老师侯玉涵老师、李万军老师的带领下,实践足迹遍布烟台博士达农化集团、烟台爱陶漳食品有限公司、烟台市春田里休闲农场、烟台市科特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烟台钢盛农业专业合作社、枫叶谷农场等烟台8个特色果蔬产区,深入了解当地果蔬种植情况。经过实地走访与详尽考察,实践队不仅对特色果蔬的种植模式与产业生态进行了系统性梳理,还积累了大量数据,为后续凭借专业赋能推动当地果蔬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队成员调研合影

团队累计走访120余位农户、20家农业企业后,整理形成包含54项果蔬生长特性、96条传统种植经验、23则地域传说的《烟台特色果蔬文化档案》,为后续艺术创作奠定了科学与人文双重基础。

二、塑造文化IP,激活乡土品牌价值

依托详实的调研成果,实践队充分发挥设计专业特长,为烟台特色果蔬量身定制专属文化IP。团队聚焦莱阳梨、栖霞苹果、牟平地瓜等8种地标农产品,深度挖掘其生长特性与地域文化,塑造出兼具个性魅力与文化底蕴的IP形象。通过打造抖音短视频账号,吸引了1.1万粉丝关注,让鲜活的果蔬文化IP走进大众视野,有效提升了烟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乡村产业的品牌化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果蔬IP形象展示:梨、黄瓜、葡萄、地瓜、西红柿、苹果、樱桃、桃

三、创新艺术表达,构建美育传播载体

实践队巧妙构思,将象征着烟台地域特色的八个IP形象巧妙地融入到了传统艺术创作的精髓之中。他们以胶东地区源远流长的“八仙过海”民俗文化为深厚底蕴,经过精心的策划与设计,倾力打造了别具一格的剪纸剧——《阡陌八仙·果蔬剪语》。这部剧作不仅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各种果蔬从萌芽到成熟的生长历程,还巧妙地融入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故事,通过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将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该剧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树立了“非遗+农业”跨界融合的创新典范,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阡陌八仙·果蔬剪语》剪纸剧

同步精心完成十米的长轴画卷,运用了精湛的专业绘画技法,将独特的IP形象与充满传统韵味的剪纸剧场景,细腻而生动地勾勒于这幅壮观的画卷之上。通过这种巧妙的融合,成功打造出一种"舞台展演与视觉长卷"相结合的立体化艺术表达形式。这不仅为美育助农实践活动注入了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赋予了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得整个项目在传递美育理念的同时,也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者的心灵。

四、开展美育宣讲,推动成果落地转化

实践队以“美育大讲堂”为重要平台,携带剪纸剧及书签、冰箱贴、盲盒等文创产品,走进烟台乡村小学、社区及周边乡镇。讲堂中,队员结合《烟台特色果蔬文化档案》,用通俗语言讲解莱阳梨、栖霞苹果等果蔬的生长知识,搭配IP形象动画增强理解;还展演剪纸剧《阡陌八仙果蔬剪语》片段和十米长轴画卷,将农谚口诀融入剧情,传递农耕智慧。

实践队成员美育大讲堂合影

“美育进乡村”系列宣讲活动面向全年龄段人群,通过精彩纷呈的剪纸剧展演、趣味十足的IP互动体验,生动展现烟台优质果蔬的独特魅力。该系列活动以艺术为桥梁,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推动艺术成果转化为村民可参与的美育资源,助力本土农产品提升知名度,让烟台果蔬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成效得到各单位的肯定与表扬20余次,进一步坚定了团队以美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决心。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果心助“艺耘阡陌彩助农兴”社会实践队锚定乡村振兴战略,以美育为引擎,聚合专业力量,通过多元实践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乡土文化繁荣。下一步,实践队将持续拓展宣讲范围,让“美育助农”的理念与实践覆盖更广地域、惠及更多群众,以专业所长为墨,让艺术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描绘出属于新时代的鲜活图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