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实践感言 法学院 孙佳琳】社会实践感言

来源:法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8-09

作为数智法治先锋实践队的一员,我走进了天津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推开了一扇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全新窗口,那些关于政务数字化的认知,从书本理论变成了真切可感的现实。

工作人员介绍新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时,我才算真正明白 “一网通办” 不是简单的口号。屏幕上,群众和企业能直观找到服务、办好业务,大数据还能精准推送需求。看着那些流畅的操作演示,我意识到这背后是无数次对服务框架、流程的打磨,数字技术真的在让政务服务变得更 “聪明”“贴心” ,全自动一体式服务,就像给办事群众配了个 “智能助手” ,让他们不用再为繁琐流程发愁。

让我格外触动的是数字和法治融合的部分。平台和法院、检察院均达成了长期合作,执行协作信息系统里,本院和外院案件数据一目了然,线上处理案件、给群众和企业合规指导,法治的 “刚性” 借着数字的 “便捷” ,实实在在落到了办事环节里,让 “互联网 + 政务服务” 的效能不是空谈。这让我懂得,数字政务前行的每一步,都得有法治 “护航” ,二者携手,才能走得又稳又远。

和工作人员交流时,我们畅谈数字化的未来,也直面审批监督机制、部门协同、用户反馈渠道这些现实难题。但比起问题,我更多的是看到了大家想解决问题的热忱。我们实践队成员认真取经、思考创新路径,工作人员也坦诚分享困惑与探索。这让我明白,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完美图景,而是一群人在现实里不断 “闯关” 、迭代升级的过程。

这次调研,于我而言,是一场 “祛魅” 之旅 —— 褪去对 “数字法治政府” 概念化的想象,触摸到了它的温度与肌理。它不是冰冷的技术堆砌,而是政府真心实意为群众、企业谋便利,用数字手段打破壁垒、用法治思维筑牢底线的努力。往后,我想带着这份触摸到的 “真实” ,持续关注、甚至参与到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中来,盼着能看到更多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的美好场景,盼着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法治化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暖。

  • 附件【图片1.png】已下载
  • 附件【图片2.png】已下载
  • 附件【图片3.png】已下载
  • 附件【图片4.png】已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