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传承 “两弹一星” 精神的任务,我参加了在鹿鸣小区给小朋友们做的宣讲活动。出发前,我一直在想,那些过去的奋斗故事和其中的精神内涵,该怎么让孩子们听明白。对他们来说,“两弹一星” 可能只是书本上的几个字,我希望能让这些内容变得容易理解一些。
活动还没开始,就看到几个小孩扒在门框上往里看,有个穿碎花裙的小姑娘把脸贴在门上,眼睛眨个不停,好像在看幕布上的纹路。这时候,我觉得这场宣讲不只是完成一项工作,更像是要给孩子们一把了解历史的小钥匙。
宣讲开始后,光束刚照在幕布上,一个小男孩就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上发出一点声音。他指着辐射警示标志,嘴巴张得圆圆的,旁边的小朋友赶紧拉了拉他的衣角,两个人头靠头,像是在说什么悄悄话。梳丸子头的小姑娘一开始总拉着奶奶的袖子,眉头皱着,直到看到卡通的原子动画,才慢慢松开手,用手指跟着动画里的轨迹在空中划。
几个孩子凑成一团,其中一个突然蹲下去,在地上画了些歪歪扭扭的线,另外两个马上弯下腰去看,小声地争了几句。当幕布上出现泛黄的设计图纸时,这些小声的说话声突然停了。孩子们仰着头,脸上的好奇慢慢变成了认真,就连平时比较调皮的男孩也把手背到了身后,眼睛睁得大大的。
当蘑菇云的照片出现时,整个活动中心安静得能听到大家的呼吸声。我站在旁边,看着这些仰起的小脸,突然明白,有些精神其实不用特意去讲。当孩子们眼里露出敬畏的神情,当他们不自觉地放轻动作,那些藏在历史里的力量,已经悄悄走进了他们心里。
活动结束后,刚才在地上画画的孩子正给其他小朋友讲着什么,一边说一边比划,样子像是在做什么实验。他们的笑声碰到墙上,又反弹回来,带着阳光落在我们收拾器材的手上。
收拾东西的时候,突然想起出发前的想法。可能传承精神并不需要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就像现在,他们叽叽喳喳讨论时说的零星几句话,都是精神在延续的表现。
我们种下的可能只是一颗很小的种子,但只要有合适的条件,总有一天会发芽长大。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做好传播的工作,让 “两弹一星” 精神能在更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产生属于他们自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