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最新动态 机电学院】深耕黄河保护,实践生态治理

来源: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7-28

为深入探究黄河流域水土保护的实践路径,凝聚公众参与共识,7 月 20 日烟台大学“菏”入海流实践队先后前往百里黄河景区、山东省图书馆及山东省博物馆,开展多维度调研。

在百里黄河景区,实践队通过与游客互动及实地观察,直观了解黄河水土保护的民生成效。景区内,游客反馈 “雨天岸边泥土流失减少”“垃圾数量下降” 等现象,这些真切感受成为水土治理成效的生动注脚。队员们同步开展问卷调查,聚焦 “黄河沿岸智慧农业”“水土资源保护” 等议题,收集公众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感知数据,并以捡拾岸边垃圾的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为强化理论支撑,实践队随后前往山东省图书馆,系统查阅《黄河三角洲水土保持研究》《山东黄河河道治理》等文献,梳理从古代治河方略到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脉络,重点关注生态护岸、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应用实效,完成实地观察与理论知识的初步衔接。

当日下午,队员们在山东省博物馆 “海岱日新 —— 山东历史文化陈列” 展厅,通过战国 “鸿沟” 水利工程、明清 “束水攻沙” 技术等治水遗迹,以及大汶口文化陶器、龙山文化黑陶等文物,感知古人治水智慧与黄河流域水土环境对地域文明发展的深层影响,建立对黄河 “生态 — 文明” 关联的认知。

队员们表示,此次实践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黄河水土保护既需要技术与政策支撑,更离不开公众的日常参与。每一条稳固的堤坝、每一棵沿岸的树木,乃至每一次随手的垃圾清理,都是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