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烟台大学“滨”河“济”千秋实践队奔赴济南黄河河务局及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开展了以“探黄河技术革新,学基层劳模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满怀热忱,为黄河保护与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助力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在河务局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步入黄河展览馆。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斑驳的治黄工具,无声诉说着黄河治理的艰辛历程。从最初的人力筑堤到如今的科技赋能,技术的革新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母亲河”治理事业的蓬勃发展,更被一代代治黄劳动模范在惊涛骇浪中展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深深震撼。
河务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山东段黄河的生态现状以及河务局近年在黄河治理的经验做法,并聚焦黄河的技术变革为主要方向,重点介绍“三个全覆盖”系统,与水利工程智能运管平台及无人机航拍的应用情况,如同为黄河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让团队成员对智慧“治黄”的新模式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使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智慧“治黄”新模式。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队员们对于自己所处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对治理黄河的发展提供了治理方向,对于机电学生,可以设计一款在斜波上自动放置石头的装置,在黄河水的湍急的背景下,弥补对于土壤侵蚀的地方,来保护大坝堤岸。
实践队来到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周边村庄开展“护卫黄河行动”。成员沿河道进行生态保护,对黄河河滩的白色垃圾、烟头纸屑、生活垃圾进行了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以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努力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实践队以“绿色科普”与“劳模精神”的方式结合,在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开展生态保护宣讲,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生动地讲解了黄河治理的技术革新和弘扬劳模精神,引导青少年从小知黄河、爱黄河、护黄河。通过这次方式
这次在济南黄河河务局和百里黄河风景区的实践经历,让实践队成员收获颇丰。大家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黄河治理和保护的知识,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保护黄河的重要性。黄河,这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它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关注黄河,保护黄河,让这条古老的河流永远奔腾不息,造福人类。此次实践虽已结束,但烟台大学“滨”河“济”千秋实践队与黄河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队员们约定,开学后将继续完善治黄设备的设计方案,开展更多黄河保护的宣传活动,让更多人关注黄河、热爱黄河、守护黄河,让这条承载着中华民族希望的母亲河,永远奔腾向前,滋养万物生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