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烟台大学“滨”河“济”千秋实践队走进涡阳县王大楼中学,为当地小学生带来了一场以黄河为主题的趣味宣传活动。通过黄河形态粘土制作、“我对黄河说句话”便利贴书写、“画出心中的黄河”绘画三个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们将提前准备好的彩色粘土分发给孩子们。“大家看,黄河像一条蜿蜒的巨龙,从青藏高原流向渤海……”队员们一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黄河的地理形态,一边示范如何用粘土塑造河道、河滩。孩子们立刻被吸引,有的捏出奔腾的浪花,有的用黄色粘土勾勒出弯曲的河道,还有的在“河岸”旁加上小树苗,稚嫩的手法里藏着对黄河的想象。二年级学生韩梦雪举着自己的作品雀跃地说:“我做的黄河旁边有好多树,这样它就不会受伤啦!”
在“我对黄河说句话”环节,一张张彩色便利贴成了孩子们与黄河“对话”的桥梁。“黄河,你要一直流淌呀”“我长大要去看黄河”“黄河妈妈,我爱你”……短短几句话,既有童真的祝福,也有朴素的牵挂。实践队员将这些便利贴一一贴在卷轴上,很快汇成一片五彩斑斓的“心声墙”。
最热闹的当属绘画环节。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画纸上尽情挥洒创意:有的画出黄河与城市高楼同框的景象,有的用绿色笔触描绘两岸的生机,还有的将自己画成守护黄河的小卫士。“老师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想让它永远干干净净的。”刚画完一幅“黄河清”的三年级学生常梦瑶认真地说。实践队员们在旁不时引导,用“黄河为什么是黄色的?”“怎样保护黄河?”等问题启发孩子们思考,让环保理念悄悄扎根。
活动尾声,带队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些贴近孩子的活动,让黄河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校园,在他们心中种下保护黄河、传承文化的种子。而孩子们的作品与心声,也让实践队更加坚定了用青春力量传播黄河故事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