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最新动态 药学院】黄河润百草,红韵入童心

来源:药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5-07-2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支教成为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举措。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支教服务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烟台大学药学院“携手童行”志愿者服务团于7月11日至15日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本次实践中,“携手童行”志愿者服务团创新开展“双线并行”的实践模式,将队伍分为两支小队,分别深入烟台市和淄博市高青县展开实践,因地制宜,精准服务。

一、红色课堂进校园,黄河药田探传承

7月11日,烟台小队走进幼儿园,开展以“小红星闪闪亮”为主题的红色启蒙课堂活动。服务团成员讲述红色故事,带领孩子们学唱红色儿歌,并制作简易国旗卡片。

与此同时,淄博小队抵达高青县常家镇中草药基地。该基地位于黄河沿岸,所种植中草药均根植黄河土壤,汲取黄河水源。在负责人带领下,团队成员详细了解黄芩的种植流程和药效功能,并实地观察黄芩的生长态势,深入探究黄河流域中草药种植的传承与发展。


二、编织美德画卷,落实基层调研

7月12日,烟台小队在幼儿园开设“爱与成长”主题美德小课堂。成员们通过绘画、情景剧演绎等方式,培养孩子们善良、孝顺的美德。通过课堂教学,成员们将孝心真挚的种子埋藏于孩童心间,将传统美德的长绳牢系于下代指尖。


同日,淄博小队同步推进社区儿童辅导与黄河滩居民迁居情况实地走访。服务团成员们深入社区,为儿童们提供课后作业辅导与答疑服务;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迁居居民,深入了解滩区居民的生活现状。

三、寻觅药香古韵,聚焦沿河新居

7月13日,烟台小队走进中医药博物馆,探寻古药典与古文物中蕴含的中医药智慧。

淄博小队再访黄河滩区居民社区,与常家镇常盛社区杜学军书记展开访谈,了解该黄河滩区居民迁居情况、迁居时所遇的困难以及目前国家政府所给予迁居群众的政策福利等。杜学军书记耐心解答疑问,并邀请成员们观看当地的宣传短片,帮助服务团成员更快地掌握当地文化与发展概况。


四、深入蓑衣樊村,共话乡村发展

7月14日,为探究黄河滩乡村发展模式,淄博小队前往蓑衣樊村,与村书记司国营座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服务团成员了解到当地特殊的“一网三联”管理模式、党员奖惩政策和村民积分考核法。该创新管理模式依托党建引领与网格聚力,构建起乡村治理“常红”模式,蓑衣樊村也因此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五、溯源黄河文明,践行绿色长征

7月15日,淄博小队走进黄河楼博物馆,从文物古迹中追溯聆听当地“黄河安澜”的故事,感受当地厚重的历史底蕴。此外,服务团成员步履不停,沿黄河岸边开展绿色环保行动,清理沿岸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向当地群众普及环保知识,以实际行动推动环境保护惠民工程,为当地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


五日耕耘不辍,尽显青春担当本色。为推动实践活动深度融入暑期生活,返乡后,服务团成员自主走访当地草药种植园,扎实推进“点亮中草药地图”实践主题。

深耕实践守初心,拓展服务启新程。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携手童行”志愿者服务团创新构建“支教+红色教育+生态调研+本草走访”的四位一体模式,以“乡村支教”为主要战线,创“沂蒙精神”、“黄河战略”和“点亮中草药地图”三大发展分支,通过支教助力乡村振兴,依托专业知识激活草药产业动能,推动当地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未来,“携手童行”志愿者服务团将持续深耕基层,依托专业知识推进支教与草药产业帮扶,以实际行动参与乡村振兴,践行青年责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