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实践感言 环材学院 董方雅】社会实践感言

来源: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4-08-20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踏上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去寻找那些隐匿于岁月尘埃中的瑰宝——河南钧瓷。这不仅是一次对古老技艺的探寻,更是一场心灵深处的对话,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量与温度。

惊艳时光的彩釉

初见钧瓷,是在禹州神后古镇的一个清晨。阳光透过古老的屋檐,斑驳地洒在一件件瓷器上,那一刻,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钧瓷,以其独特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著称,每一件作品都是大自然与匠人智慧的完美融合。我站在那里,凝视着这些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瓷器,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感动。那一刻,我知道,我与钧瓷的缘分,就此结下。

匠人之心,炉火不熄

为深入了解钧瓷的制作工艺,实践队走进当地的窑厂。那里,老匠人们正专心致志地拉坯、修坯、上釉、烧制……每一步都透露着对传统的敬畏与坚守。我亲眼目睹泥土在他们手中逐渐幻化成型的奇迹,感受到那份对技艺的执着与热爱。老匠人们告诉我,钧瓷之美,不仅在于其外表的斑斓,更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匠人精神。那一刻,我深刻理解了“传承”二字的重量,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一种精神的寄托。

让传承之火,生生不息

于是,我决定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切。我拿起摄像机,穿梭在古镇的街巷间,捕捉那些关于钧瓷的动人瞬间。我记录下老匠人们专注的神情、灵巧的双手;我记录下瓷器在高温下发生的奇妙变化;我记录下游客们惊叹的目光、满意的微笑……这些画面,将成为我传播非遗文化、讲述钧瓷故事的珍贵素材。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也去学习和体验钧瓷的制作过程亲自尝试制作钧瓷。虽然技艺生疏,但我从中体会到了那份匠人精神的真谛——耐心、专注、坚持。我深知,要想真正传承非遗文化,仅仅依靠记录和宣传是不够的,更需要我们亲自去实践、去体验、去感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非遗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在快速消费和机械复制的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股清流,提醒我们要不忘初心,珍惜并传承那些能够触动心灵、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宝贵财富。我意识到,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有责任也有使命去关注、学习并传播这些非遗文化,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薪火相传,未来可期

然而这段关于河南钧瓷的非遗之旅已接近尾声,但我的心中却充满无限的感慨与期待。我深知,非遗文化的传承之路漫长而艰辛,但只要我们心怀敬畏、勇于担当、不懈努力,就一定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非遗文化的新篇章!



  • 附件【图片11.png】已下载
  • 附件【图片12.png】已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