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二十大精神,推动普通话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让更多乡村居民了解普通话知识及乡村振兴的最新政策,烟台大学赴聊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于8月2日上午到达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菜屯镇周桥村,为当地宣传并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
普通话,作为我国通用语言,其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乡村的发展进程。近年来,我国普通话普及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乡村地区,普通话的普及率仍有待提高。普通话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普通话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具,有利于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一方面,普通话有助于乡村居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普通话可以促进乡村与外界的交流,吸引更多投资,推动产业发展。普通话助力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通话有助于提高乡村居民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就业;二是普通话可以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普通话有助于乡村企业拓宽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普通话还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普通话作为通用语言,可以消除地域障碍,促进乡村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生活。
烟台大学赴聊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菜屯镇周桥村首先我们与村委会代表进行了沟通与交流并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与认同。随后,我们通过广播播放普通话讲座,同时在村庄宣传栏上张贴相关政策信息来宣传并推广普通话。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我们发现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部分村民表示,他们对普通话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乡村振兴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社会服务队成员们也确实感受到乡村生活的不易,也理解了普通话宣传和推广对于促进乡村发展的意义。在人们自以为浪漫的诗句里,乡村尽是一片田园风光,世外桃源景象。可是,对于农民而言,在田间劳作就是为了生活。不过受制于表达方式,农民大多数都是默默无言的。服务队成员也纷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宣传普通话,助力乡村发展。
通过这次活动,成员们增长了见识,强化了宣传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感,乡村振兴的每一步,都充满力量。我们以行动,点亮了希望之光,这片土地,有你我的汗水浇灌。每一份付出,都将绽放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