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最新动态 物电学院】“我与普通话”故事分享会

来源: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4-08-20

为贯彻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普通话普及,促进普通话走进乡村生活,烟台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烟台大学赴聊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于八月八日来到了聊城市茌平县菜屯镇周桥村村委会。

自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他们纷纷打开心扉,讲述那些或令人捧腹大笑、或感人至深的普通话学习之旅。

在活动现场,我们看到了许多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孔。村民老张,一位朴实的庄稼汉,讲述了他第一次用普通话在城里问路的经历。由于发音不准,把“地铁站”说成了“地占”,闹出了不少笑话,但最终还是在好心人的耐心帮助下找到了目的地。老张说,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要学好普通话,不再因为语言交流而犯难。

李大妈则分享了她通过网络直播学习普通话的趣事。为了跟上时代潮流,李大妈勇敢地尝试了直播课程。刚开始,她总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闹出了不少口误。但她坚持不懈,每天都抽出时间练习,现在已经能够用流利的普通话和直播间的观众交流,还收获了不少粉丝。

还有年轻的小王,他在外出打工时因为普通话不标准,在面试中遭遇了挫折。但他没有气馁,通过参加培训班和不断模仿标准发音,最终成功地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小王感慨地说:“普通话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这些故事只是众多精彩分享中的一部分,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坚持、努力和成长。

为了更好地推动活动的开展,我们组织了专门的志愿者团队,深入到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为村民提供辅导和帮助。同时,还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普通话培训课程和比赛,激发了村民们的学习热情。

目前,活动虽然结束,但是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分享的行列中来。我们相信,通过这些真实而生动的故事,将会激励更多的人学好普通话,用标准的普通话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为乡村的发展和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这次“我与普通话”故事分享会,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村民们的生活中,普通话带给他们的影响,贯彻落实普通话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发挥积极作用,传承良好的文化基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