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环材学院】采访生态守护者 了解生态动向
《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强调: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形式,
深入了解和参与到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中去。为响应国家战略性政策的需要,积极学习和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黄河生灵,“材”子铸盾实践队,前往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守护者进行采访。
图为工作人员介绍生态保护区
据采访了解,黄河入海口是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被誉为“鸟类的天堂”。保护区内有大量的陆生和水生生物,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生态保护者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标准。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环境质量日益降低,环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环境不断恶化后,许多珍稀动物也濒临灭绝,环境保护与生态守护的意义在此刻凸显。每一种生物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每一种生物的存在都影响着地球的食物链,从而影响人类生存。实践队在了解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后,更加坚定认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
据工作人员讲解,目前生态环境恶化已对鸟类保护工作产生巨大影响,鸟类的居住环境也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保护的工作迫在眉睫。
图为工作人员描述环境问题
《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这一文件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表明大学生在提高环保意识的同时,还应关注国家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的最新动态和政策导向,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本次采访生态守护者的活动中,该实践队深刻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生态守护者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生态保护的第一线,他们的坚守和付出为当代青年学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也为新时代“环境人”敲响警钟。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认真对待环境问题,提高自身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加强公众宣传,共筑美好中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