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实践感言 物电学院 蒋文豪】社会实践感言

来源: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4-07-28

今天,我们实践团队来到了焦裕禄的故居博山。在这之前,就有不少博山市民向我们推荐焦裕禄纪念馆,这与我们原本的计划不谋而合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焦书记的受人民爱戴,我不禁对焦书记更加期待了。

到站,站在门前,远远地便望见了那外套随风飘逸,和蔼微笑的焦裕禄先生。是那副模样没错了,最初是在课本上,现在却是到了这了。心中的期待更胜了,看着与我同行的伙伴也是目光灼灼,想来此行定会收获满满。

从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焦书记的生平,从那些绘声绘色的画里,从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中,从那些仿佛在我身边回绕的焦书记的话里。我们来,我们见,我们触摸着焦书记的生平。焦裕禄先生也是出生贫困,雪上加霜的是遭遇旱灾,他的父亲也因官府催捐被逼的悬梁自尽。而他也被送往矿场做特殊劳工,或许是上天看到了这命运多舛的孩子,更或许是因为他于逆境生长出的坚毅品质,他逃出来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在和妻子逃荒几年后,来到1945年的抗战胜利,他回到了博山,随后在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经历让他深知何为人民,一直默默在自己的岗位耕耘。他的才华在1947年七月随军南下时逐渐显露,成为宣传骨干。之后则是在硬本领的加持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不幸的是在某一天他患上了肝病。我们不知为何命运如此愚弄他,悲从心来,敬意更甚。

1962年他来到了兰考县治理三害,这也是我们熟知的焦书记之名的由来。我看着他所做的一切,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我看在焦裕禄同志生命终止的一刻 ,他还想着党交给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头,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他扎根的土地。千百名兰考县老百姓悲恸欲绝,自发为焦裕禄送葬,这感天动地的悲壮场面洋溢着人民群众真情的魅力,透视出人民群众对真正的共产党员崇高人格的敬仰和爱戴,流露着人民对焦裕禄的深情,更从另一面让我感受到了焦裕禄在物质生活被高度夸大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肯为了别人不顾利益,不是不管别人的死活而是真正的付出,我想焦裕禄可作为这道光,我想这也是焦裕禄精神所在。

兰考葬下了他,他终见证兰考的转好。而我们,见证他所行路途,感悟自己的人生,今后所行,必让国泰民安更胜今朝




  • 附件【2.jpg】已下载
  • 附件【1.jpg】已下载
  • 附件【3.jpg】已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