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实践感言 法学院 樊泽鸣】社会实践感言

来源:法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4-07-27

为响应国家“积极建设法律明白人”号召,同时促进偏远地区教育发展,2024713日,烟台大学律行逐光支教队在山东省枣庄市店子镇蒋自崖村开展了助学支教活动。这段经历,不仅是对我教学能力的锻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飞跃。

初到店子镇,我被这里淳朴的民风、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孩子们清澈的眼神深深吸引。我意识到,自己即将踏上的,不仅仅是一段教学之旅,更是一次传递爱与希望、探索生命意义的旅程。

在支教过程中,我负责的课程主要包括死亡教育、爱教育以及部分生活技能的培养。这些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或许并不常见,但我深信它们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通过死亡教育,我引导孩子们正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学会珍惜当下,勇敢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爱教育,则在我心中种下爱的种子,让孩子们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用爱去温暖这个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诸多挑战:如何以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解复杂的概念?如何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但正是这些挑战,促使我不断反思、学习和进步。我学会了运用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概念,用耐心和关爱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挑战只是一时的,感动却是长久的。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段支教生涯,那就是“感动”。令我感动的主体有很多:有在我们来之前便早早打扫好宿舍,并贴心地为每个房间点上蚊香的旅馆奶奶;有提前为我们安排好一切,竭尽所能提供帮助的支教队队长们;有与我朝夕相处、一起生活、一起上课的同学们;而最令我感动的,是我的学生们。在来到店子镇支教前,我的担忧有很多:孩子们能接受这些课程吗?上课时孩子们会捣乱吗?但这些担忧在与孩子们相处之后便烟消云散了。因为我的第一堂课是关于防侵犯教育的,所以在课程开始前,我有些害怕他们对于其中的有些内容无法接受,或者因为害羞而不敢回答。但课程开始后,我惊喜地发现,从小学到高中,从男生到女生,他们都没有对课程内容感到奇怪,也没有人因为害羞而不回答问题。他们对课程的每个环节都十分积极地响应,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方法,教会了我很多。除了课堂上的惊喜和感动,在课下,这群孩子们也深深地感动了我。第一天下课后,在送孩子们放学的时候,有许多孩子围到我身边问我:“明天还来吗?”但由于明天的课表还没出来,所以我没法给出肯定的答案。等到我再见到他们时,已经是一天后了。因为中间已经换了很多老师,所以我并没有寄希望于他们还能记得我。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当我到达教室后,有许多小朋友主动跟我打招呼。有一个小女孩还跟我说:“今天你来了呀。”那一刻,我仿佛找到了乌云周围那浪漫的微光,给予了我无尽的感动。诸如此类的感动时刻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回顾这段支教经历,我深感收获良多。它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去感受、去理解每一个孩子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最后,我要感谢烟台大学法学院和枣庄市店子镇给予我这次宝贵的支教机会。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同时,我也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够为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带来一丝光亮和希望,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 附件【图片1.jpg】已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