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社会实践小队对在福山区军休所的三位退伍战士刘贺林、张甲续、丛龙岗老前辈进行了主题为“倾听军魂之声,传承优良家风”的采访,期间退伍老兵谈到个人影响最深的事迹时对我的人生观有了很大的启发。
刘贺林战士是我今天第一个提问的,当我们问到他对于家风建设、传承问题时,老先生提到他个人在入伍前曾有两年的学医经历,在入伍当兵后有了更好的资源可以支持他继续不断的学习,他总重也没有辜负党组织的教导,自学了中医、中药,在临床治疗中有机结合起来,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钻研探索,经过十几年的艰辛努力,研制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类风I、2号”中药,解决了疑难病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先后治疗类风湿患者500多例,治愈率达到86%以上,为部队和地方患者解除了痛苦。据老先生所说他在退伍后依旧保持着学习读书的习惯,而学医也为他在日常生病时解决了很多问题,提供了不少的便利,而他的儿子传承了他的军旅生涯,他的孙子也被老先生终生学习的人生观所影响,在课余时间,学习了播映主持,钢琴等等兴趣爱好。老先生倡导言传不如身教,他提出说得再多不如激发孩子自身的兴趣,让孩子乐意学习,喜欢学习,进而提高自身能力。他提出小家好,才能大家好。
张甲续老先生是今天第二位被采访的战士,期间我们问老先生,军旅生涯中对他个人价值观影响最深刻,对后辈有启发的事件时,张甲续老先生提到他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他的班长为保证信息传输,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导线,保证队伍信息的准确传输之后在战场中牺牲,谈到情深处,张甲续老先生不禁落泪。这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在课本上读不到的震撼,只有当我真正的接触到这些退伍军人时我才能深刻的意识的我们现在的幸福有多么的来之不易,当代人常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以前不觉有多幸福,可当我知道20岁的我在读书的年纪,他们却已穿上军装保卫祖国,让我内心久久难以平复。抗美援朝老兵所体现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老兵们的故事激励着新一代青年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在民间,都能找到这种精神的体现。正如老人所说,当下的幸福生活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应当倍加珍惜。教育与启示通过采访,年轻一代能够接受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并激发建设国家的热情。同时,这些故事也提醒人们不忘历史,居安思危,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位采访的时丛龙岗老先生,期间我们谈到出生农村,当时只有初中文凭的他是如何在这个领域一步一步做到这个成就,老先生提到在中专时他的老师一步一步的传帮带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全部都交给他,当时的他接受的资源都是国家提供的,他谈到,当时的他只觉得自己不能辜负国家的期望,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看书学习,在老一辈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他们个人对知识的渴望和面对苦难时勇往直前不怕苦难的精神。在之后的时间理丛龙岗先生说到他曾被派遣到非洲进行学习,在那里待了两年之后自己因身体条件不允许,故而又回到祖国,再见到妻子时,妻子身形消瘦,谈到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妻儿,但是当我们问及,没有平衡好家庭与事业如果再选一次,他是否会选择家庭,老先生坚定地说,先国家后个人,哪怕是现在只要国家有需要,他们永远是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刻苦攻坚精神无不让我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