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向下箭头
社会实践
首页 >> 正文

【最新动态 机电学院】深入田间地头,聆听农户心声

来源: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4-07-18

近年来,郓城县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各项部署要求,有效破解了乡村振兴发展瓶颈,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此,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菏”芯力实践队于718日前往郓城县展开实地调研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队员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郓城县乡村振兴示范乡——陈坡乡调研学习。

阳光普照,队员们信心满满,一早便奔赴田间地头。在龚屯村,田地里不乏辛苦劳作的村民。此时,队员们遇到了正在路边休息的张奶奶,张奶奶表示自家耕种的作物大都是小麦玉米花生,对于花生来说,现在主要的收获方法仍是人工收割,因此种植面积也不是很多。

随后队员们前往村委会采访了龚屯村支部书记曹书记,当我们问道村里的特色种植情况时,曹书记激动地表示村里的特色种植产业进行的相当顺利,给村民也带来了非常高的收入。曹书记还告诉我们,虽然近年来乡村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劳动力流失、农业技术落后等,但乡村依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除此之外,曹书记还向我们透漏未来村里会集体种植一种药材类的经济作物,借助之前特色种植产业的成功经验,继续带领村民致富。在队员询问当地种植机械化程度时,曹书记表示在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肯定会优先采用机械化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劳动力,也可以为机械化的普及贡献力量,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优势资源,注重可持续发展。和曹书记热情告别后,队员们不怕劳累,再度踏上行程。

下午,烈日当空,我们接着前往陈坡乡龚屯村开展实践活动,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该村大部分农户都开始种植经济作物,但他们也没有抛弃传统的粮食作物,有的村民表示,传统粮食作物机械化越来越成熟,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副业(种植经济作物)”。有村民表示自己之所以会种植圣女果(俗称小西红柿),是因为龚屯村曹先生父子率先通过培育发展壮大特色种植产业,并在政府地帮助下,实现了脱贫致富,村民们在村委的支持下纷纷效仿,因此带动了周边众多的群众致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调研即将落幕之际,队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大家通过对当地特色农业种植的观摩学习,更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仍需久久为功”的分量,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种植果真是潜力无穷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