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始于心,青山长绿鉴于行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是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近些年,我 国垃圾产生量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也使得环境隐患日显突出。无论是从资源化利用角度看,还是从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出 发,实施垃圾分类都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搞好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为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一种新风尚。
7月18日,我们对塔山社区的居民进行了对于垃圾分类的采访并且对社区宣传栏进行了清洁。通过对社区工作人员讲解得知,该小区内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许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规则并不了解,即使小区内设有垃圾分类的宣传栏以及相关操作设备,但由于宣传力度的不够,导致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力度不强。
实践队员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对社区居民进行了简单的抽样采访。采访得知,该小区 内大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调查发现,63%的居民表示自己平时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在设置的相关题目中,58%的居民在“您知道电灯泡属于哪类垃圾吗?”这一题目中回答错误。更有25%的居民 未发现社区垃圾分类的宣传栏,而在“如何正确使用垃圾分类设备”的问题上,32%的居民表示从未用过,49%的人表示不清楚。
关于普通垃圾分类大部分社区都做到了规范化,但鲜少能做到智能化。群众对垃圾分类智能化大部分持积极态度,体现了群众在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问题上有极大的认可度,并且体现了群众强烈的环保意识。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推行垃圾分类智能化、生活化、规范化 的前期准备工作将大大减少,有关智能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一天又一天的坚持。今天的走访告诉我们,垃圾分类的工作展开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垃圾分类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争做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宣传者、推动者。